前言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 , 说的是杜牧与张祜结交 , 并且赠诗给张祜 , 称其为张公子 。
当时张祜(约785年-849年)已经60岁了 , 杜牧(803-853)为什么还称呼他为张公子呢?文章里说 , 张祜当时还是布衣百姓 , 而杜牧作为刺史 , 所以称其张公子 。
【张祜|谁人得似张公子,张祜已经60岁,杜牧为何称其为张公子?】这个解释当然不对 , 张公子可不是布衣百姓 。
本文图片
一、谁人得似张公子 , 千首诗轻万户侯 。
杜牧在池州做刺史的时候 , 作过一首《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中来不自由 , 角声孤起夕阳楼 。
碧山终日思无尽 , 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 , 道非身外更何求 。
谁人得似张公子 , 千首诗轻万户侯 。
池州位于皖南长江岸边 , 是安徽的地级市 。 据说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也是写于池州 , 市区里如今有两个杏花村景区 。
市区内还有一个著名的免费景点:齐山 。 熟悉杜牧的人一定很熟悉这首《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 , 与客携壶上翠微 。
尘世难逢开口笑 , 菊花须插满头归 。
但将酩酊酬佳节 , 不用登临恨落晖 。
古往今来只如此 , 牛山何必独沾衣 。
山上有岳飞诗中提到的池州翠微亭 , 其诗云:
经年尘土满征衣 , 特特寻芳上翠微 。
好水好山看不足 , 马蹄催趁月明归 。 、
扯得有点远了 , 回到《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 宋代《王直方诗话》中记载:
小杜守秋浦 , 与祜为诗友 , 酷爱祜《宫词》 , 赠诗曰:“如何故国三千里 , 虚唱歌词满六宫 。 ”又寄诗云:“睫在眼前长不见 , 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 , 千首诗轻万户侯 。 ”
杏花村不远处 , 就是著名的秋浦河 , 李白曾有诗《秋浦歌十七首》 。 小杜守秋浦 , 意思就是杜牧在池州作刺史 。 会昌四年九月(844年9月) , 杜牧迁池州刺史 , 这年四十二岁 , 而年长大约二十岁的张祜已经六十岁了 。
那么 , 杜牧为什么为张祜打抱不平呢?
本文图片
二、受到元白打压的张祜
中唐大诗人 , 最著名的两位是白居易和元稹 。 但是这二位偏偏看不上张祜 。
老街以前写过一篇《一场高考移民的斗诗活动 , 为什么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 , 说的是白居易打压张祜的故事 。 这个故事出自唐朝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 》卷三:
白樂天典杭州 , 江東進士多奔杭取解 。 時張祐自負詩名 , 以首為己任 。 既而徐凝後至 , 郡中有宴 , 樂天諷二子矛楯 。 祐曰:僕為解元宜矣 , 凝曰:君有何佳句?
祐曰:甘露寺詩有‘日月光先到 , 山河势尽来 。 ’又金山寺詩有‘树影中流见 , 钟声两岸闻 。 ’”凝曰:善則善矣 , 奈無野人句云:‘千古长如白练飞 , 一条界破青山色’ 。 ”祐愕然不對 , 於是一座盡傾凝奪之矣 。
唐人考进士 , 先要在“户口”所在地州府“取解” , 然后才有资格去长安参加科举 。 但是唐人也搞高考移民的动作 , 读书人可以“投牒自应”, 通过投刺、延誉获得其他地方荐送 , 又谓“觅举”、“乡贡”、“取解”、“得解” 。
张祜和徐凝跑到杭州取解 。 张祜自以为水平最高、名声最显赫 , 觉得解首(乡试第一 , 又称解元)非己莫属 。 但是白居易却没有看上他 , 把解首给了徐凝 。
- 李尚&千古绝对“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下联成为绝唱
- 秋吟#落叶诗词14首:谁人欠下相思债,满眼金黄都做舟
- 腾龙&新年舞龙诗词43首:龙卷长空织锦绣,风骚独领是谁人
- 诗人@张祜、常建、王安石,三位唐宋诗人题壁诗,书写文人闲情逸趣
- 对联&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莫言试对的下联太经典了
- 唐·高适|写完“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又提笔作一诗,读完令人大跌眼镜
- 饯别王十一南游#王维的名句,刘长卿的名句,张祜的名句,全是经典,值得收藏!
- 琵琶路!千古绝对 “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下联成为绝唱
- 智联招聘|高学历全职带娃,你甘心吗?全职妈妈的痛谁人懂
- 赵本山|不会题字的演员不是好文青?来看艺术感满满的片名都出自谁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