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小二!鲁迅写孔乙己的结局时,是笔误还是有意为之?先生比我们想象中严谨( 二 )
我们单从《孔乙己》的故事情节来看,可以看到孔乙己虽迂腐,但却善良。
孔乙己读了一辈子的书,没能获得功名,但也没有另谋出路的打算,甚至在填不饱肚子的境况下,还是“端着读书人”的架子,成为馆子里唯一一个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
在故事的背景中,穿长衫的一般是中上层社会的人,而站着喝酒的人,一般都是靠劳力营生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
而孔乙己的经济状况甚至还比不上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他靠帮人抄书赚点微薄收入,但又吃不了抄书的苦,继而有了窃书卖掉换钱的“行为”。这无疑是知识分子的“堕落”。
当他“之乎者也”的时候,人们嘲笑他“偷书”,他又以“窃书不叫偷”来自欺欺人,这是孔乙己的“迂腐”和悲哀。
但是,在那个物资紧缺的时代,他一个没有正经活计、赚钱困难的落魄读书人,可以将自己的“茴香豆”分给小孩吃,耐心教故事中的“我”写“茴”字,也足见他天性善良。
文章插图
因为孔乙己的迂腐,孔乙己的自欺欺人和自甘堕落,鲁迅“怒”,但鲁迅亦同情孔乙己,因为他善良。
至于为何那个社会会出现善良而又迂腐、甚至在自欺欺人中自甘堕落的“孔乙己”呢?这才是鲁迅《孔乙己》这篇文章的重点:因为那个时代下黑暗的封建制度以及科举制度,也因为那个时代对穷苦人的凉薄,凉薄到“穷人不同情穷人”,亦因为那个时代下的“功利”氛围。
读书,早已不再是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而是“加官进爵”和“荣华富贵”。
正是因为这种被扭曲的“读书观”,这种功利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制度科举制的黑暗,也最终“养成”了无数善良而迂腐且自欺欺人的穷书生“孔乙己”。这是一类人的不幸,亦是一个时代的可悲。
文章插图
所以,在颜小二看来,鲁迅在《孔乙己》末尾的那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里面蕴含了他的两种感情。
“大约孔乙己死了”,是鲁迅的一种感情表达,表达了他对孔乙己这类读书人的同情。
“孔乙己的确死了”则是鲁迅另一种情绪的表达,即明明满腹圣贤书,却以“窃书不是偷”来自欺欺人,自甘堕落,如何不叫鲁迅“怒”呢?
文章插图
3、如何品读鲁迅的文章既然谈论到鲁迅《孔乙己》这篇文章中“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不是病句这个话题,颜小二虽不才,但也希望自己品读鲁迅文章的“心得”可以给各位提供一些帮助,来谈谈“如何品读鲁迅文章”这个问题。
喜欢鲁迅的朋友应该知道,鲁迅的行文特色和我们现代不一样,与古代亦有差别。比起白话文,他的一些表达略显晦涩,比起古代的文言文,鲁迅的表达又太过通俗。
其实,就和《孔乙己》这篇文章类似,鲁迅的文字里面,有许多一语双关,只要我们了解鲁迅行文的时代背景,了解故事核心背后在暗指什么,我们便能多少体会到鲁迅文字里面的那些“小批判”、“小暗示”了。至于“所谓病句”,只要我们结合鲁迅文章主体思想,能够获得一个“说得通”的理由,又何尝不可呢?
毕竟,鲁迅先生不是“语文老师”,而是“心灵医生”,品读鲁迅文章的时候,因本末倒置下而顾此失彼,就太可惜鲁迅先生的好文章了。
- 苏雪林$她在鲁迅面前谦称“学生”,鲁迅死后,她却用自己半生去骂鲁迅!
- 许广平!“半生尽遭冷眼”的萧红:四任男友全都背叛,遗言想葬鲁迅墓旁
- 二田&中书协著名书法家张宇,楷书《人间词话》欣赏,现代书法的登峰
- 鲁智深!二龙山3个头领,鲁智深、杨志和武松,到底谁的综合实力更强
- 王国维@这才是民国“十大国学大师”,鲁迅、胡适都排不进去
- 羽太芳子&一个撕裂的家族:鲁迅和周作人大打出手,19岁亲侄当众饮弹自尽
- 封神传!钱玄同说“人到四十就该死”,鲁迅胡适写诗回怼,大师级骂人水准
- 汉字简化方案!专家外形太像日本字,汉字的精髓都丢了,“二简字”果真如此
- 扇面@云南美术馆2022年首展——第十二届迎春扇面作品将展出至3月13日
- 经典|浮士德:我只顾在世上奔波忙碌 | 《浮士德 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