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一种魔咒 , 也有人把它叫作宿命——因为曾经有过一段残缺的爱 , 于是一再走到类似残缺的关系里 , 同时怀着隐秘的、甚至是不自知的愿望:这一次 , 我要把残缺的部分修好——然后屡屡失败 。 ”
这样的情节在生活里从不罕见:有过出轨的父母 , 长大有了出轨的伴侣;或者有一段关系中有过出轨 , 后面的关系中频频有出轨发生;原生家庭里有暴力 , 长大后新组建的家庭中也有暴力;曾经被父母忽视 , 后来找的伴侣也忽视自己和孩子 。 种种创伤会反复重演 , ——尽管每段关系中的对象可能都是不同的 。
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活中可能也存在这样的重复?如何理解这重复?又要如何才能停下这样的重复?
【脚本|好像一直在重复过去,如何改写自己的人生脚本?】我们今天聊聊什么是“对创伤的强迫性重复(The Compulsion to Repeat the Trauma)” 。
从当代精神病学开始形成的阶段起 , 学者们就高度关注起了“过去创伤式的经历”持续的对人们当下生活的影响 。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皮埃尔·雅内提出 , 那些经历了创伤的个体 , 仿佛人格发展在某一个时刻停了下来 , 而且不再能够吸收新的元素以扩展自己的人格 。 有时你可能也感到过 , 身边那些经历过重大创伤的人(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 似乎有一部分要比他们实际年龄“年轻”——一个“不长大”的部分 。 你会能够从早已成年的他们身上 , 仍旧依稀看见那个有些扭曲的少男少女 。 那种很难用语言传达的、会在不经意间流露的“年龄低于现实年龄”的感觉 , 和创伤造成的“成长阻滞”是有关的 。
同时期 , 弗洛伊德也提出 ,如果没有能够整合/消化好创伤 , 那些被压抑了下去的东西“注定”会变成“当下的经历”被重复出来 。 让弗洛伊德最初注意到这一点的 , 是一个2岁孩子的游戏 。
他注意到 , 当孩子的妈妈走开的时候 , 孩子开始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扔出婴儿床 , 而当他发现没有了玩具时 , 感到非常失落 , 又跌跌撞撞地要把玩具捡回来 。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 , 他又会将玩具扔出去 , 如此重复多次 , 仿佛这是一个好玩的游戏 。
看到这个情景后 , 弗洛伊德提出了问题:“游戏是遵循‘快乐原则’的 , 也就是说 , 游戏的目的是获得快乐 。 而孩子重复扔玩具 , 看起来和快乐原则是相悖的 。那为什么‘扔玩具’明明让孩子觉得不愉快 , 却会让孩子一再重复呢?”
弗洛伊德分析的结果认为 , 这是一种关于 “掌控”的游戏:因为没有办法掌控母亲离开的行为 , 孩子便通过扔出玩具和拿回玩具的过程 , 来模仿母亲离去和回来的过程 。 而玩具的这个过程是可以在孩子掌控之中的 。孩子复制出一个包含“离去”的类似的场景 , 但在这个新的场景中 , 孩子得以掌控事态的发展 , 这就是这个游戏不断重复的意义 。
随后 , 他开始关注来访者的这一类行为 。 他发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很多来访者都会在梦中或者现实中不断重复痛苦的经历 。 在弗洛伊德看来 , 这些行为 , 都和孩子不断“扔玩具”的重复一样 ,是一种想要“掌控”过去创伤的努力 , 是一种“重写历史”的努力 。 只不过长大以后 , 比起玩具 , 我们更多会选择新的人来重构类似的情境 。
我们潜意识中 , 都有一种想要回到事情最初的状态中的渴望 , 希望能够变被动为主动 , 掌控那些在我们年幼时无法控制的东西 , 改变最后的结果 。 ——这是弗洛伊德所理解的 , 人们重复创伤的动机 。 它把这种“重复”的现象命名为“对创伤的强迫性重复”。
- 历史人物$《山海经》的真身到底是什么?我们以前的打开方式,一直是错的
- 摈榔$闫平:我一直痴迷于美术大师的画面,唤醒我自由的本能和艺术的激情
- 名画#“蒙娜丽莎”一直在微笑?专家称:把画倒过来看,你就能发现诡异
- 潘嫔&史学家:她才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一直女扮男装,把臣民都欺骗了
- 人大都#菩提老祖真身,玉帝忌惮,如来不准说,难怪孙悟空一直没见师兄弟
- 文艺复兴&蒙娜丽莎为何一直在微笑你把她倒过来看,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 橐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很可能一直都错解了“刍狗”的含义
- 孙悟空!如来瞒天过海:菩提祖师原来一直在孙悟空身边
- 第一高手#他才是梁山真正的第一高手,曾为武松报仇杀敌,却被宋江一直雪藏
- 饵料|春钓鲫鱼用虫饵还是面饵?一直在争论,你觉得用哪种饵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