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国为什么能屹立几千年而不倒?中国人有一种伟大精神,外国没有
长久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那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核心到底是什么?这个核心又是怎么形成的?这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今,笔者终于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根源。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早就在我们内心中扎根。儒家思想在我们中国人心中存在两千年之久,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一直存在,直到满清灭亡才结束,可能,时间还要更久,之后,一直到了新中国的建立。所以说,儒家学术生命力还是非常顽强的。
文章插图
然而,为什么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儒生都要读《春秋》、《左传》这两本书?要知道,这两本书虽然写得非常好,但是,这两本书毕竟是春秋时期的,那个时候,儒学还没有形成。
可是,从历史来看,春秋战国这个时间段是中国文明的启蒙时期,也是百家文化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这段时间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是一场人才之间的争夺战。可以说,也正是这场持续了五百多年的战争,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伟大英雄,可以说,这是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
在这七百诸侯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战国里到处都是“士”的故事。然而,“士”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可贵的支柱,可以说,也是这种精神,使得中国成为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雨中屹然不倒。
文章插图
前文说道:“士”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的最伟大精神,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学过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民族存在的这种精神大多都是古代帝王最需要的。古代的每一位帝王在其统治的开始,都是以儒教为衣,法家为理,让民众认为这种思想的正确性,从而,霸道的统治着百姓的思维模式。然而,这么做都是为了对付从战国以来就存在的“士”精神。
文章插图
可能大家有点不理解,大家且听我慢慢说来。
“士”是春秋战国的重要标志,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看看战国的四大刺客有那个不是为了知己而死的?然而,不是谁都会把皇帝当作知己,所以,他们造成的后果,却是任何统治者都不愿看到的。
而这个时候,帝王便会融合儒家的“义”,因为,为知己而死的下场,不是每个帝王都愿意看到的。又因为,“义”也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于是,他们又把“义”引向了“忠”,大力推广“忠”的宣传。
可是,尽管这样,战国以来就形成的“士之风”,“士之骨”,“士之节”,在这两千多年中依然没有被消除。
文章插图
那么,“士”到底是什么?
士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人格,更是一种骨血刚烈的作风。
在中国这几千年的历史中,“士”的作用和力量是没有办法衡量的。在春秋时期,“士”可以说是一种阶级,它高于平民,但是,又低于贵族。之后,它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所以说,在当时“士”还是一个地位较高的阶层,这也是一种出身问题。这就好比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他就可以被称为“士”。
最后,根据中国“士”的精神得出一个结论:士应该是要先有形,才到神和志,最后到士的风,有了这四点才能正在算的上是“士”。
- 运动员们@领略中国文化魅力
- 都说|风痕:为什么茶的地位不如酒?
- 清皇陵$为什么元皇陵一个都看不见,明皇陵无一被盗,清皇陵却被盗多处
- |野草书店,下次再见
- 航空港|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在郑开幕
- 精品展#「王占林」|锦绣山河-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
- 佛教&释迦牟尼是哪国人?尼泊尔学者: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和印度没关系
- 老外#春节文化“圈粉”外籍友人“老外”爱上“中国年”
- |初春钓鱼,究竟钓深还是钓浅?为什么“春钓浅滩”有的人钓不到鱼
- 书中人!红楼梦夏金桂嫁不了薛蝌就恨香菱,为什么没人怀疑其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