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读不懂觉得是屁,读懂了却是人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关于真正的僧人,约莫人们的印象是较为一致的。他们墨守陈规,不沾荤腥,超脱物外,寄身于宿命、轮回之间。而除此以外亦有着不计其数的“假和尚”他们投身于寺庙并不为清修,只是图谋一个避身之所,对于寺庙清规戒律他们视之无物,甚至于其中有人寄身于荒郊野寺之中,谋财害命,由此“宁可夜宿坟地,不能夜宿庙宇。”但是在“假和尚”与真僧人之间却另有一种存在,他们被称之为“花和尚”。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读不懂觉得是屁,读懂了却是人生
文章插图

一、一位花和尚提起“花和尚”这一称谓,估计绝大多数人下意识想到的便是《水浒传》当中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但是本文当中的这一位却并非他,而是明末清初之时,金陵牛首山的志明和尚。“花和尚”这一称谓往往介于真僧人与假和尚之间,通俗来讲就是在某些方面违背佛家清规但是究其本质依旧是个僧人而并非恶人。而这位志明和尚的“花”便在于他的打油诗之中。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究其本质是在他恪守佛理的同时,将其中所压抑的负面情绪通过打油诗的方式表露而出。他的诗作被收录于清代作家钱泳的《履园丛话》卷二十一“笑柄” 之中,总题曰《牛山四十屁》其中篇章皆是这一个花和尚的打油诗,对于常人而言读不懂觉得是屁,读懂了却是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读不懂觉得是屁,读懂了却是人生
文章插图

关于诗的存在意义与形式,有的诗属于韵律严谨、辞藻浮华但究其本质却无实质内容,可以称之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读来只觉颇为雅观,但再看却是索然无味,毫无任何意义。而有的诗虽然不合平仄,甚至不足以称之为诗,往往人们一眼扫过便觉俗不可耐,但是第二遍、第三遍,愈发津津有味当读懂之时突然眼前一亮,惊为天人之作。二、“猫叫春”志明和尚的打油诗之中,流传最广的当属这一首“猫叫春”其全诗的内容为,“春叫猫儿猫叫春,听它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读不懂觉得是屁,读懂了却是人生
文章插图

这一首打油诗乃是一个恪守枯燥无味佛理的僧人,面对外界美好事物而不敢动摇心神,苦苦按捺之下将这一苦闷通过打油诗的方式呈现而出。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正值动物之间交配时节,猫儿的叫声也难免平添了几分春意,由此来呼唤寻求伴侣。那么对于志明这个老和尚而言,虽然心底也有寻求伴侣行百年之好的想法,但是身为一个僧人又怎能如此?说出去岂不是惊世骇俗?他自然需要苦苦压抑着恪守佛理,不敢如同猫儿一般呼喊一声。志明和尚一时之中,可谓是将一个和尚断绝七情六欲、男欢女爱的矛盾心理展现的毕露无疑。在身为一名僧人的同时,同样也是人,面对着内心之中源自于人之本性的情绪依旧无法彻底杜绝,但是即便如此依旧要苦苦坚持抵抗着,不能够有丝毫的松懈,否则便是佛性尽失。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花和尚志明的打油诗:读不懂觉得是屁,读懂了却是人生
文章插图

而即便是放下清规戒律,到人前说出这一想法,那么也会被人当作假和尚扭送官府,甚至于拦街痛骂暴打。因为世俗对于和尚本身的要求便是如此。俗世之间的诱惑不仅仅在于男欢女爱这一层次,红尘万丈之中无论是名与利、口腹之欲等欲望对于僧人而言都是讳莫如深的,他们不能触碰但自身的尚未泯灭的人性如同馋虫般诱惑着逾越规矩,因此夹杂在两者之间为此苦不堪言。那么再向下挖掘的话,又有些更深层次的意思。不仅仅是对于僧人,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有着重重的规矩约束。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身份,只能够站在这一身份的基础上做一些相关的事情,而不同身份之间却有着无法跨越的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