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解读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解读
文章插图
高洁清旷简率写 鹊华秋色古意来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解读
【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解读】范美俊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解读
文章插图
元·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纸本设色,28.4×90.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解读
文章插图
这是济南东北的鹊山、华不注山一带的秋景,画题就是因这两座山而起。该画一改宋画的细致谨严,笔法潇洒虚实相生,虽有色彩渲染,画境清旷恬淡,有悠闲的田园风味,是元代文人画的先声。
该画采用平远构图,画一片辽阔的泽地和河水,从近景一直伸展到远处的地平线。在这一望无垠的平远之景有两座高山,左方形如面包又似水牛脊背的是鹊山,右方呈三角形双峰笔直的是华不注山。刚柔对比中,华不注山更显险峻奇突。中、近景则表现出一片辽阔苍茫的景象,平川洲渚,红树芦荻,房舍隐现。图中的林木种类颇多,有杨树、稚松和其他各类,红绿相间、枯润相杂。树的高低和姿态不同,聚散自然,疏朗有致,布置得宜。在这水乡山色之中,水边轻舟数叶,舟中渔叟正在忙碌,或撑篙或扳网,岸上田野有一老者杖策漫步,左方远处则可见散放的和牛儿、山羊四五只,在几所简陋的茅舍前啮食。整个画面洋溢着田园牧歌般的恬静气氛。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解读
文章插图
技法方面,树干不是双勾廓填,而是把边线与树皮纹理结合勾绘,用笔旋转重叠,增加了树干的质感。画上近、中景的疏树以点绘叶,远树则简洁整体。鹊山用披麻,皴法较密,华不注山的正面运用了荷叶皴,线条从上直落,交叉处稍留空白以突出山的嶙峋之姿,侧面用解索皴,整个山体两边的边线模糊,皴擦也较少,但体积感较强。汀岸、平原采用了长披麻并以笔力的轻重,线条的疏密,落墨的深浅来凸显干湿,表现出了大自然的变化多端。房舍人畜、芦荻舟车均精描细点,再渲染青、赭、红、绿等色,图中的鹊山为淡花青,华不注山为淡青绿,颜色较为醒目,陈继儒《妮古录》称:“山头皆着青绿,全学王右丞与董源。”其他诸景如洲渚、树木等多施以深浅不一的青色,房屋、牛群和一些树叶则用红、黄等暖色系,色调冷暖交汇,既显示出秋的清旷高洁,亦呈现出人情和祥。全画明丽清淡,古雅俊秀,创造性地将水墨山水与青绿山水融为一体,笔法灵活,苍秀简逸,富有创新之意。
元贞元年(1295),赵孟頫回到故乡吴兴(今浙江湖州),为好友周密(字公谨)作此画。为何要作此画?作者的自题有详细介绍:
公谨父,齐人也。余通守齐州,罢官来归,为公谨说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见于左氏,而其状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其东则鹊山也。命之曰鹊华秋色云。元贞元年十有二月。吴兴赵孟頫制。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解读
文章插图
是年,赵孟頫的济南路总管府事之职任满,奉召进京后又称病辞官回乡。与此同时,祖籍济南的南宋文学家周密,自曾祖父随宋高宗南渡,客居吴兴后从未回过故乡,听归隐山林后的赵孟頫时常赞美济南的优美风光,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于是请他介绍故乡济南的风土人情。为周密的思乡情结所打动,画家便作画相赠。这样,总要比口述更为直观形象吧!当时有如果有智能手机,或许就没这事了。另外,今之城市发展这两座山已被高楼大厦包围,险峻气势已不比多年,诗意似乎也有所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