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西|冬奥舞台上的中国“青年说”( 二 )


曹雨西和学生接到的任务是 , 要在鸟巢地屏上制造一块立体的冰 。 张艺谋要用这块巨大的冰——“一块喜庆的冰” , 展开整场开幕式故事的讲述 。
在一次和导演的视频会上 , 同学们了解到张艺谋的想法 , 要制造一个“老天爷的光刻机”——从天上用光往一块澄净透亮的冰上雕刻福字儿 。 他们绞尽脑汁、通宵达旦地做了很多种想象中的光刻机 , 结果被导演一句冷冰冰的“不行”打回了现实 。
从“不错的万花筒”到“老天爷用指甲盖抠的福”再到最终的“福立方”……整整半年后 , 当同学们从张艺谋口中得到“还行、能用”的评价时 , 大家欢呼雀跃、抱成一团 。
“最终 , 我们将传统平面设计的内容 , 新兴媒体艺术以及媲美电影特效大片的合成逻辑 , 完成了这个‘天方夜谭’的想法 。 ”曹雨西说 。
曹雨西|冬奥舞台上的中国“青年说”
本文图片

苏明泽在团队中负责三维建模和技术美术 。 在他看来 , 整个创作过程最艰难的部分 , 莫过于黄河之水的表现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李白回荡千古的诗句 , 该如何用视觉手段呈现?
“50帧合成一秒、渲染一帧要1小时 , 要想体现瀑布的体量 , 流体模拟加上数以亿计的粒子运动 , 超乎了机器的承载能力 。 ”为此 , 几个制作团队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理念 , 反复尝试改良 。
曹雨西|冬奥舞台上的中国“青年说”
本文图片

“把传统文化命题具象化 , 是第一道难题 。 一开始 , 有的小朋友会不理解 , 觉得明明可以做得更酷一些 。 随着后来做得越来越深入 , 他们发现 , 原来中国文化就是最酷的 。 ”曹雨西感触很深 , 游学美国多年的他 , 第一次与中国“90后”青年学生“并肩战斗” 。
开幕式结束后 , 曹雨西在微信群给同学们发了一段话:“感恩这几个月与你们相识结缘 。 这一路和你们一起奋战 , 无数的起伏考验 , 你们都坚强地挺下来了 , 不怕委屈地扛下所有压力 。 ”“我觉得你们 , 就像张艺谋电影《狙击手》里的五班 。 ”
冬奥吉祥物全球风靡的背后:
他们让“ 冰墩墩”变得“暖烘烘”
当“冰墩墩”刮起全球旋风时 , 外界对设计团队里青年人的贡献也许知之不多 。 他们把对互联网“萌”文化的思考融入设计 , 为“冰墩墩”的走红埋下伏笔 。
早在过年前 , 叶梓琪就隐约觉得“冰墩墩”会火 。 那时他给特许商店打电话订货 , 店员告诉他 , 货不多了 。 他天真地以为会很快补货 , 直到求“冰墩墩”的好友们打爆了他的电话 。
叶梓琪是广州美术学院的“85后”教师 , 也是“冰墩墩”的主创成员之一 。 这个14人组成的设计团队里 , 最小的成员是“95后” 。 团队里既有经验老道的导师 , 也有天马行空的热血年轻人 , 这为“冰墩墩”面世后的“老少通吃”打下基础 。
曹雨西|冬奥舞台上的中国“青年说”
本文图片

冰墩墩设计团队
“14个人缺一不可 。 ”冰墩墩设计团队总执行、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平云说 , “团队成员集思广益 , 相比单枪匹马 , 更易打破僵局” 。
“冰墩墩”的整个设计过程 , 一直体现对青年人的尊重 。 从一开始 , 叶梓琪和团队成员对“冰墩墩”的设想就是一定要很萌、很可爱 , 要让年轻人喜欢 。 “从传播度和商业性的角度来看 , 带有‘萌文化’色彩的形象更能在互联网上‘火’起来 , 更贴合年轻一代心理 , 更能带动消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