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儿@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何谓一篇命意?
前言范温《潜溪诗眼》中提到,古人作诗文,有句中命意,有一篇命意。命意,即立意的意思。一篇文章,或者一句话,总会有他的主题思想。
所谓一篇立意,这是指诗人对于全篇的章法布局的设计。
并且举例说,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开头两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就是一篇立意。说出了要表达的意思,然后细细道来,所以诗里写: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后面就是对于“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阐发。
文章插图
一、甫昔少年日、再使风俗淳’自‘甫昔少年日’至‘再使风俗淳’,皆方言儒冠事业也。《潜溪诗眼》
【 富儿@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何谓一篇命意?】这一段写自己少年得志,曾经满怀抱负: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先自负地说了一下少年时期的风光,最后两句提到了自己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也就是所谓的“儒冠事业”。
虽然杜甫自认为将来会“登要路津”,但现实却残酷地打击了他,科举的失败是他的前途蒙上阴影。
这一段是后面的铺垫。
文章插图
二、此意竟萧条、蹭蹬无纵鳞 这一段说的就是”儒冠误身“:
自‘此意竟萧条’至‘蹭蹬无纵鳞’,言误身事也。则意举而文备,故已有是诗矣。《潜溪诗眼》
到此忽然一转,少年时期昂扬向上的精神,转为成人之后的无奈与彷徨。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到天宝六载(747年),已经过了十三载。
这一年天宝六载(747年),杜甫到长安应试,权相李林甫告诉“野无遗贤“,这一次考试竟然无一录用。
少年的杜甫“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来到长安后,现实却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杜甫将自己比作折翅的飞鸟,和无法跃过龙门的鲤鱼。
文章插图
三、心里的话第三部分,前四句是对”韦左丞“表示感谢的话: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你多次把我的诗篇给百官展示,替我扬名。您对我如此宽厚,令我很惭愧。你对我的一片真心实意,我心里知道。
后面四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对方推荐: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贡公是西汉人贡禹。其好友王吉(字子阳)显贵,贡公高兴得弹冠相庆,因为知道自己也将要出人头地了。
杜甫自比贡禹,意思是期待韦济能举荐自己。自己并不甘心象原宪那样贫苦。不愿意内心烦闷、且进且退地混日子。
实在没有出路,怎么办呢。干脆离开这里吧,但是离开时,还留恋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渭水之滨: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我即将走了,古人尚报一饭之恩,何况我即将辞别您呢?因此作诗相赠。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这一去呀,我将要如同白鸥消失于浩荡波之间。远离功名利禄的诱惑,还有什么可以拘束我呢?
- 领导|交广夜听|不要抗拒重复
- 魏小河|与书为伍的青年作家、书评人魏小河《不止读书》,诠释为何要读书
- 求职|985硕士办公室摔键盘:“就算再找不到工作,也别去亲戚公司上班”
- 生育率|职场上三种得罪不起的人,得罪哪一种后果都很严重
- 招聘|广东很多工厂普工月收入只有4000左右,网友表示不相信?
- 中国历史&李白有一首诗,没头没尾,对仗还不工整,却成千古名篇,流传至今
- 人到中年@王阳明:做人有“四要”,参悟了即可成功,人到中年不可不察
- 书法艺术!金庸先生的书法潇洒自如,有一种宁折不弯的傲骨
- 西塞山怀古!诗词丨8首时光诗词: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 gia&珠宝聊点什么叭:内行人才知道的钻石黑话,不理解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