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道昭|郑道昭与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 二 )


郑道昭主持的《郑文公上碑》(《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 , 位于天柱山之阳 , 于一天然碑状自然巨石上镌刻完成 , 高约3.2米 , 宽约1.5米 , 共计881字 。 此后 , 又在莱州云峰山镌刻与天柱山《郑文公上碑》内容基本相同的碑刻 , 为《郑文公下碑》 。
《郑文公上碑》是郑道昭为其父郑羲及家族树碑立传之作 , 碑中不但极力称颂其父的文采 , 对其政绩也赞美有加 。 全碑虽有过度溢美之词 , 但后世对其书法成就的评价 , 已经超过碑文本身 。
该碑布局纵横有矩 , 书写严谨规范 , 结字宽正 , 笔力雄健 , 是魏碑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 其秀美的书法 , 精湛的镌刻成为了解北魏文体、书法的重要资料 , 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
郑道昭|郑道昭与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
本文图片

《东堪石室铭》刻于天柱山主峰东端一天然石室 , 刻石115字 , 为郑道昭的的一首四言诗 。 主要描写天柱山雄奇的自然风光 , 且摹刻精到 , 全篇潇洒飘逸、文采飞扬 , 堪为书法艺术与刻石艺术相结合的精品 。 全篇刻石 , 章法布局平实自然 , 古拙典雅又不失北方粗犷朴拙的趣味 。 其严谨而有法度的气势、淋漓尽致地彰显出书写家精湛的笔墨功夫 。
郑道昭“此天柱之山”题字 , 是魏碑刻石中的题名精品 。 “此天柱之山”书法 , 用笔瘦硬 , 长撇大捺 , 挺拔流畅 , 体势开张 , 风韵不凡 。 在天柱山秋千口西侧石壁上刻的“荥阳郑道昭上游天柱下息云峰”刻石 , 清瘦刚毅 , 险中求胜 。
该题字位于两峰夹缝间的秋千口 , 记录了郑道昭游山路线和两山的活动 , 同时也反映他当时的兴致和遐想 , 题刻内容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 。 此处能避免日晒 , 加上字口较深 , 故保存完好 。
天柱山上的魏碑石刻 , 不但书法艺术独树一帜 , 其石刻加工的难度 , 也令人难以想象 , 非常人所能企及 。 不要说在其上镌刻 , 就是到达现场观赏石刻 , 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
郑道昭|郑道昭与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
本文图片

当地民众形容说:“要想观看石室铭 , 别说阎王不留情 。 ” , 意即攀山观碑极为险要 , 由此可见在此地镌刻的难度 。 郑道昭之子郑述祖为北齐书法家 。 在郑道昭完成天柱山魏碑50年之后 , 身为兖州刺史的郑述祖故地重游 , 在天柱山、云峰山刊刻《天柱山铭》、《天柱山颂》和《重游云峰山题记》等石刻 。 郑述祖的隶书以方笔为主 , 朴拙遒劲 , 汉韵雄浑 , 具有浓郁的汉隶金石韵味 , 是早期隶书佳作 。
天柱山魏碑石刻 , 由于地处偏远 , 且多在丛山深处峭崖之上 , 在镌刻后竟然有五六百年的岁月 , 悄然野岭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 因此天柱山魏碑及众多刻石保存完好 。 直到北宋末年 , 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发现魏碑 , 最先收录于《金石录》 , 天柱山魏碑才声名鹊起 , 成为声名远播的艺术瑰宝 , 引起世人关注 。
清代中后期 , 一批杰出书法艺术家 , 如阮元、包世臣、叶昌炽、康有为等 , 因不满流于庸俗的“馆阁”书体和帖学书风 , 大力倡导粗犷雄浑、豪逸疏宕的魏碑书法 , 提倡北碑 , 康有为将《郑文公四十二种》列为妙品上 , 刘海粟认为:“不识云峰、天柱佳作之浑逸朗润者 , 不可以与之论书 。 ” 。 天柱山魏碑作为中国北魏时期重要书法刻石、其文化学术价值不同凡响 。
郑道昭|郑道昭与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