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不止是国潮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 鲁珊
刚刚过去的元宵佳节,人们着汉服、赏花灯,国潮风盛。武汉著名的国潮打卡地园博园人流如织,果真是“东风夜放花千树”。
不止元宵,也不止传统佳节,国潮的红火已成为现象。尤其在年轻人中,穿汉服、听戏曲,看文物、买文创等成为时尚潮流甚至生活方式。今年春晚爆款《只此青绿》在全国巡演,处处一票难求。
国潮可以看作文化与商业的一种结合,传统文化符号经过现代科技、创意和营销的再呈现,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文化和消费潮流,因此受众更多是年轻人。从“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到热捧中国文化之美,这本身是一个日益自信的过程,随着国力强盛,我们正在平视世界,能够自信看待经典,看待不同的美。
不过,传统文化不止是国潮,或者说,深入传统文化,不能止步于国潮。
我们如今热追的国潮产品,大都源自与美相关的传统艺术,甚至不少是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作为当今世界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生命力的强大与旺盛,远不止是“老物件”“非遗”等这么表层。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认知视角和伦理规范等等,都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走的路是世界上没有过的、中国人做的事是世界上其他人没有做过的,不是我们一定要“特立独行”,而是我们的国情、传统、文化与别处不同。打开国门之后,我们试过很多别人的办法,总是最终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最终为我所用,发展壮大。
人们常说,看得到多深的过去,就能抵达多远的未来。了解过去,就是了解我们自己,了解传统文化,也就是在了解为什么成为如此的自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我们的基因密码,有历史走向的必然趋势,值得更深地去了解。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不止是国潮 | 长江评论】【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