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艺术家让男性沉浸式体验性骚扰:实现跨性别共情,难点到底是啥?

道德|艺术家让男性沉浸式体验性骚扰:实现跨性别共情,难点到底是啥?
文章图片
艺术装置内景
由比利时的两位艺术家娜塔莉·艾琳和弗雷德里克·杜里(俩人是夫妻关系)创作的名为“男性诗歌”的艺术装置引发人们广泛讨论 。 艺术装置主要是为让男性体验女性在街上受到性骚扰的感觉 , 参观者在进入黑暗的隧道后 , 隧道里排列着男性的全息影像 , 被隐藏在墙上的传感器激活后 , 这些影像对参观者会评头论足 。
然而有必要说明的是 , 艺术装置的创作灵感是两位艺术家基于他(她)们女儿在法国南部成长的经历 。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 两位艺术家能把女儿的成长经历当成介入现实的创作源头 , 就表明他(她)们本身对性骚扰行为已经深恶痛绝 。
只是我们也很清楚 , 像“男性诗歌”这种艺术装置 , 很大程度上跟男性体验分娩疼痛是一个道理 , 初衷都是希望男性通过体验女性的苦而走向对女性的共情 。 坦率地讲 , 操作本身确实很感人 , 但对于色狼们而言 , 会不会住嘴收手 , 却依然并不乐观 。
要知道“感同身受”和“设身处地”是一种道德能力 , 并非因为一个人体验过苦就会共情他(她)人的苦 。 就此而言 , 所谓“男性诗歌”的艺术装置的受众也只是君子们 , 就跟愿意体验分娩疼痛的男性原本在生活中也很尊重女性一样 。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 , “男性诗歌”这种艺术创作本来就更注重呼吁 , 而非是基于创作本身去治理生活中的沉疴 。 实际上对于性骚扰惯犯来讲 , 撇开病理性的驱使 , 更多的触发是欲望的扭曲 , 这既有来自个体性的认知不清 , 也有来自社会性的普遍扭曲 。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谈及欲望时 , 会先入为主的道德化 , 而不是回到人本身的建构中去看待 。 这使得回到欲望的问题上 , 就会走向征服的理路 , 而征服的正面是以尊重为前提的 , 而征服的反面就会走向侵犯的图景 。
所以回到性骚扰的指向上 , 显然道德指向属于含混的阐释 , 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性骚扰者对欲望本身存在扭曲的认知 。 不过就性骚扰者的心理来讲 , 当然也是极其复杂的 。 可能从性骚扰行为层面讲 , 性骚扰者确实道德感很弱 , 但是不见得他(她)们(女性中性骚扰者较少 , 所以谈及性骚扰主要指男性)真的不在意道德脸面 。
因此简单的以“不要脸”评价性骚扰者自然是不严谨的 。 普遍来讲 , 当下在治理性骚扰的实践上 , 主要还是借助惩罚进行 , 无论是法理惩治 , 还是道德审判 , 本质上都是借助“付出代价”在震慑侵犯者 , 因为只跟性骚扰者讲道理 , 结果会是更多女性将遭遇侵犯 。
循此再看“男性诗歌”这种艺术装置的存在 , 总觉得它只是在告诉男性们 , 要去感受女性的苦 , 而对于如何减少女性的苦 , 依然任重道远 。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 , 伴随着社会式的引导 , 跨越性别的理解总还是可能的 。
要承认 , 只有先从意识认知上接受“如果他是她会怎样” , 才可能有机会走向“她被他尊重” 。 在这个意义上 , 显然娜塔莉·艾琳和弗雷德里克·杜里做了件很有创见的事情 , 不仅基于艺术的形式化解了女儿的经历 , 也顺着艺术的形式让更多人看到另一种可能 。
【道德|艺术家让男性沉浸式体验性骚扰:实现跨性别共情,难点到底是啥?】然而无论是透过凯尔凯郭尔的“做女人不幸论” , 还是凝视萨特的“半同谋半受害论” 。 可能仅就在性骚扰的问题上 , 就能走向难以辩驳的境地 。 毫不夸张地讲 , 在性骚扰的问题上 , 即便男性居多 , 但是回到具体的叙述上 , 就连很多女性都会习惯性地甩出“荡妇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