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红星观察丨2021“奇迹之年”:疫情下的全球艺术市场为何大放光芒?( 二 )
据统计,2021全年在中国拍卖市场上出现5件过亿巴斯奎特作品,成交总额约合人民币近10亿元。
另一大拍卖巨头佳士得不甘落后,在2021年11月借上海预展之际推出了主题为“Radiance”的巴斯奎特大展,11幅艺术家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巅峰之作,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的巴斯奎特作品展。今年3月,佳士得还将在上海拍卖一幅巴斯奎特的重要作品《领导者》。
艺术家国籍显示出各国在拍卖市场上的活力
中美艺术家占据全球艺术拍卖市场大半江山
西方艺术名家在中国拍卖市场表现突出的同时,2021年,包括中国艺术家在内的亚洲艺术家们也在全球拍卖市场上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Artprice平台发布的2021年全球前500强当代艺术家名单上,前50名中就有19位来自亚洲,并且70后和80后青年艺术家群体也有多位上榜,呈现出“青黄相接”的有力局面。
位居榜首的是艺术家陈丹青早年的成名作《西藏组画·牧羊人》,2021年6月,这幅尺寸不大的板上油画成交价达1.61亿人民币,与2020年以同样价格成交的曾梵志大幅油画《面具系列1996NO.6》并肩,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之一。
文章插图
陈丹青《西藏组画·牧羊人》
这幅画作让陈丹青登上2021年全球当代艺术家拍卖纪录前3名的榜单,仅次于上文提到的巴斯奎特和因NFT作品而著称的数字艺术家Beeple。
紧随陈丹青之后的,是著名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博物馆级作品《血缘:大家庭12号》,在2021年的永乐春拍上以8119万元成交,创下他个人第二高价。该作品2016年曾在北京匡时拍卖以3818万元成交,时隔5年后藏家再出手,价格便翻了一倍有余。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艺术家们的国籍也能从一个角度显示出各国在拍卖市场上的活力。2021年,按年总成交额计算,美国和中国的艺术家占据大半壁江山。
文章插图
在亚洲地区,作品拍卖总成交额前15强的当代艺术家里,中国艺术家以压倒性优势占据了大半席位(12名),其余3位艺术家则来自日本,分别是成名已久的奈良美智、村上隆,和近年来备受瞩目的80后女艺术家六角彩子,被艺术界普遍视为下一个奈良美智。
中国当代艺术界目前颇受关注的是70后艺术家黄宇兴,他的《七宝松图》(七联作)去年在佳士得香港的秋拍中以5322.5万元成交,这个高价将他的个人拍卖纪录一夜之间提升了近6倍。
文章插图
黄宇兴的七联大画《七宝松图》
据悉,黄宇兴的作品自从2006年开始进入拍卖市场后,前些年的价格仅仅徘徊在10万元左右,直到2016年创下首次百万纪录后,从2018年开始大涨,仅仅两年多便突破了千万门槛。不过,后起之秀固然引人瞩目,但从成交额上来看,市场上的50后与60后艺术家们仍牢牢占据着绝对优势。

文章插图
亚太地区全球占比约四成
在这些耀眼的数字、惊人的价格背后,反映出了当下世界艺术拍卖市场的哪些新风向呢?
年轻一代藏家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群体。除了拍卖行在策略上的进阶外,藏家群体的迭代也是莫奈、巴尔蒂斯等西方艺术大师作品能够首次出现在中国拍场便备受追捧的一个原因。
据业内人士介绍,亚洲藏家群体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初代富豪,另一类便是年轻群体。这些年轻藏家们家境优渥,大多都有海外留学背景,知识结构和视野都更加国际化,对艺术品的选择眼光也更为精准。这是以创造财富为事业的老一辈藏家们大多不具备的。
- 疫情|红星观察丨2021“奇迹之年”:疫情下的全球艺术市场为何大放光芒?
- 冰墩墩$国际观察:从北京冬奥,看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盛新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招聘|职场观察——断供浪潮下,催债人面对无助的购房人,心有何感?
- 采购|白酒美学家|2022短视频展播项目003期:红星高照
- 翡翠|关于翡翠原石:为何有人喜欢用强光手电筒来观察呢?原来如此!
- 壹贯#明朝一名男子,将私房钱藏于木雕内,600年过后,瞒过了2任收藏家
- 藏家@什么是吉语钱?吉语钱有什么用?令那么多收藏家为之倾倒!
- 豪门|《珠光宝气》俪群会之「名媛团体观察」:抱团也是技术活
- 王家湘|红星专访丨86岁翻译家王家湘:翻译界的乱象,不是一下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