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红星观察丨2021“奇迹之年”:疫情下的全球艺术市场为何大放光芒?( 三 )
同时,随着年轻一代的快速成长,这两类藏家正在发生融合,比如父母在收藏印象派,儿女在收藏潮流艺术,两种品位在一个家庭里共生。
根据佳士得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拍卖有39%的买家来自亚太地区。而在前不久佳士得公布全球2021年业绩时,佳士得中国区主席杨媛草也特别提到了来自中国内地的藏家群体:“下半年,中国内地客户购买总额超越中国香港,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大收藏群体。”
文章插图
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作品《柱列》(七联)
疫情之下,部分资金去向迷茫
买写入艺术史的作品,永不会错
中国嘉德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总经理李艳锋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2021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大特点,就是“精品的爆发力很强”。他所指的精品,就是被艺术史明确定位并反复论证过的重要作品,“这些拍品的稀缺性和重要性是它们拍出高价的最根本原因。这些精品不可多得,一旦释放出来,市场反馈从来都是非常积极的。”
此外,李艳锋也提到,在全球市场受到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之下,部分资金的去向会比较迷茫,那么收藏好的艺术品,显然是不错的选择。“真正优秀的艺术品除了有收藏价值外,也有一定的资产配置的功能,因为其价值始终是稳定的。”
不过他同时指出:对于艺术品的收藏投资,始终是相对小众的行为,因此受大环境的经济背景影响也较小,与疫情的关联度其实非常微弱。“世代交替、藏家更迭,收藏群体知识结构的日益国际化,等等,注定会有一天厚积薄发,迎来当下这个繁荣局面,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作为艺术品拍卖行业的资深专家,李艳锋对年轻藏家给艺术品市场生态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充满信心,“从收藏的导向来讲,非常有利于现当代艺术板块规模的扩容。”
文章插图
日本当代艺坛新贵六角彩子的作品《姊妹》
2021成都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艺术策展人吕澎则认为,2021“奇迹之年”的诞生,偶然性成分居多。“是各种欲望和冲动共同促成的结果,因为没有别的可玩的(投资项目)”。不过,这一说法也从侧面印证了李艳锋提到的“资金去向迷茫”的现状。
“当然了,这种冲动和欲望值得肯定。”吕澎补充道,“是好的欲望、好的冲动,与单纯为了保值增值的投资活动相比,更有人文价值,对好的艺术和艺术家也是重要的支持。”
同时,作为知名艺术史学家,吕澎也完全认同“买写入艺术史的作品,永远不会错”的说法。“艺术史永远是最重要的参考。一件作品的价格能被炒得很高,从来跟艺术史脱不开关系。迄今为止,只要是被写入了艺术史的重要作品,从它被创作出来直到今天,任何时候出现在拍卖场上,身价都是稳定的。”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乔雪阳
【 藏家!红星观察丨2021“奇迹之年”:疫情下的全球艺术市场为何大放光芒?】编辑|段雪莹
- 疫情|红星观察丨2021“奇迹之年”:疫情下的全球艺术市场为何大放光芒?
- 冰墩墩$国际观察:从北京冬奥,看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盛新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招聘|职场观察——断供浪潮下,催债人面对无助的购房人,心有何感?
- 采购|白酒美学家|2022短视频展播项目003期:红星高照
- 翡翠|关于翡翠原石:为何有人喜欢用强光手电筒来观察呢?原来如此!
- 壹贯#明朝一名男子,将私房钱藏于木雕内,600年过后,瞒过了2任收藏家
- 藏家@什么是吉语钱?吉语钱有什么用?令那么多收藏家为之倾倒!
- 豪门|《珠光宝气》俪群会之「名媛团体观察」:抱团也是技术活
- 王家湘|红星专访丨86岁翻译家王家湘:翻译界的乱象,不是一下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