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百亿电影市场起波澜!高票价该由谁背锅?

百亿电影市场起波澜!高票价该由谁背锅?
吃完元宵 , 春节才算真的过完了 。 然而 , 对电影行业来说 , 是在喜忧交织中重新踏上了新一年的征程 。 刚刚过去的春节档 , 有《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惊喜 , 也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逆袭 , 更有为张艺谋《狙击手》补张票的情怀 , 然而观众对高票价的吐槽却更能引起共鸣 。
狙击手|百亿电影市场起波澜!高票价该由谁背锅?
文章图片

今年电影市场开局充满争议。 截至2月14日 , 大年初一以来全国票房收入约89.11亿元(含服务费) , 与去年农历同期(2月12日至2月25日)相比下降23.51% 。
在诸多复盘中 , 高票价被看作是今年春节期间票房下滑的“祸首” 。 大年初一 , 全国平均票价为56.1元 , 同比增长12.5% 。 尽管此后十几天中 , 三部电影紧急宣布降价 , 票价下调至与去年同期持平 。 但市场对“票价贵”的抱怨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 在此期间 , 约5500万观众流失 。
虎年开局焦灼之下 , 电影市场能回暖吗?担忧已经显现 。 2月7日 , 年后第一个交易日 , A股影视板块集体下挫 , 包括慈文传媒、当代文体、万达电影、上海电影等在内的10多家影视公司单日跌幅均超过5% 。
电影票房下滑 , 是高票价惹的祸吗?春节假期后 , 采访人员与多位电影产业从业者深入交流 , 试图多角度剖析票价在中国电影崛起中承担的角色 , 探讨高票价背后的迷雾 。
谁在推高电影票价?
不仅是春节档 , 过去五年电影票价整体呈上涨态势 。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 , 2017年至2021年的全年电影票均价分别为34.4元、35.3元、37.1元、37元、40.3元;同期 , 观影人次分别为16.24亿、17.18亿、17.28亿、5.49亿、11.67亿 。
一部电影 , 从选定、修改内容脚本 , 组建投资团队开始计算 , 经历制片方拍摄制作、发行团队宣传分发、影院排片上映等环节 , 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 周期至少为2年 。 这一链条涉及的多个参与方 , 都与电影票的最终定价相关 。 那么 , 票价上涨的背后 , 谁扮演着关键性角色?
“电影票定价权分上下限 , 下限通常掌握在(制)片方手中 , 也就是发行价;上限掌握在影院手中 , 观众买票的价格就是电影票价的上限 。 ”一位北方地区影城经理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售价的制定有几个参考要素 , 包括影院品牌标准、影片播放时间、影厅大小和银幕规格等 , “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 , 同一个地区同一部电影在不同影院的售价不同” 。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 , 2012年 , 广电总局电影局曾向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票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 , 将全国分成若干类地区 , 分别制定指导票价 , 该价格为一部影片在各类地区的最高零售票价 。 3D、IMAX等其他制式影片的票价可在此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 , 但最高上浮比例不超过指导票价的50% , VIP影厅的上浮比例则需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有意思的是 , 在采访人员采访过程中 , 制片发行团队大多认为影院是推高票价的主力 。 北京柒零捌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滑勇对采访人员表示 , 过去两年疫情反复 , 很多私人小影城持续亏损 , 就指望春节期间挣一笔 , 节后也许就歇业、转让了 。
另有不愿具名的发行公司创始人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将矛头直指“服务费” 。 “观众购票时 , 票根上显示一项名为‘服务费’的费用 , 往往会被忽视 。 主管部门规定这部分费用不得超过票价的10% 。 但很多县级以下影院不守规矩 , 除服务费外还加收技术服务等费用 , 这部分费用都不参与分账 , 也是推高票价的重要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