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东西问丨向仲怀:中国蚕桑业如何走上21世纪“新丝绸之路”?( 三 )


基因组&东西问丨向仲怀:中国蚕桑业如何走上21世纪“新丝绸之路”?
文章插图
实验室内的桑树种质资源。中新社采访人员 何蓬磊 摄蚕的多元化开发也是一个重点。传统的蚕丝产业已经很成熟,在蚕丝创新开发上仍有空间。比如转变观念,把蚕丝作“丝蛋白材料”来看,此种蛋白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理化稳定性等特点。作为先进生物材料,丝素蛋白不仅在医学领域有前景,还可进入国家经济发展“主赛道”。2021年5月,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已组建蚕丝光刻胶攻关团队,启动全水基、多用途基因改造蚕丝光刻胶研发。目前,电子束蚕丝光刻胶产业化应用正加快推进。
中国现有2000多万蚕农,将蚕、桑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吸纳现代科学成就,不断适应市场需求,走开放多元发展的路子,以此引领中国蚕桑学科重建与产业重构,21世纪“新丝绸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完)
受访者简介:
基因组&东西问丨向仲怀:中国蚕桑业如何走上21世纪“新丝绸之路”?
文章插图
向仲怀,1937年出生于重庆武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家,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第一任首席科学家。他扎根西南劝课农桑60余载,带领团队完成了家蚕、桑树、家蚕微孢子虫三大基因组计划,建成全球最大家蚕基因库,建立了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蚕桑人才,是带领中国蚕业科学登顶世界巅峰和推动蚕桑产业现代转型的杰出科学家;发表包括Science论文等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蚕丝生物学》等著作10余部,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等重大成果奖励2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