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一朝“化蝶”成百戏 当杂技遇上梁祝会有这些奇妙反应
_原题为:海南周刊 | 一朝“化蝶”成百戏 当杂技遇上梁祝会有这些奇妙反应
文章插图
《化·蝶》化蝶之肩上芭蕾。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文\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习霁鸿
“生死相随,皆缘和你永远徘徊缠绵;旷世蝶恋,只为在你肩头片刻停留。”
当杂技遇上梁祝,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
2月14日、15日,海南岛春季国际艺术展舞台艺术精品2022年展演剧目——大型当代杂技舞剧《化·蝶》在省歌舞剧院上演。中国经典爱情故事在杂技艺术中焕发出别样的生命力。
文章插图
《化·蝶》共读之蹬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杂技艺术别样演绎
与过往改编相似,《化·蝶》同样是以梁山伯和祝英台凄美浪漫的爱情作为故事主线。不过,总导演赵明并不想讲一模一样的故事。以结构为例,《化·蝶》一方面是传统的梁祝爱情故事加入破茧化蝶的情节,另一方面则展示了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境界,使全剧更加丰满、曲折,充满情趣和意境。
与过往改编不同,《化·蝶》没有采用惯用的多语言表达,而是用杂技艺术作为主要表达手段,并融合舞蹈、戏剧、默剧、魔术等多元艺术形式。“梁祝爱情故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爱情故事之一,曾被多次搬上舞台。我们不能去重复过去,要用杂技独到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它别样的韵味和美感。”赵明说。
不重复过去,想要实现,并不容易。赵明向海南日报采访人员坦言,创排作品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找到故事和杂技艺术的有机结合点,常规的杂技表演没有叙事、没有情境,该如何表达爱情、化蝶、抗争与自由?
走进剧院,观众会在演出中找到答案。例如,书院里,书童和书生们以“毛笔手技”的杂技表现书院的青春活泼氛围,祝英台因此对书院更加向往;梁山伯出场时的“集体扇舞”,既表现了书生们的交游,又刻画了梁山伯翩翩书生的形象;马文才家向祝家求亲时,则采用了“滑稽钻箱”的杂技,表现出马文才家的财大气粗以及祝英台父母的见钱眼开……“所有杂技的表达都是根据剧情需要,为剧情和人物服务,而不是为了炫技。”赵明说,而这样突破身体极限的表达只属于杂技艺术,非其他艺术形式可代替。
“杂技艺术本就是身体的极限表达,非常神奇。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与破茧成蝶有着同样的寓意。”赵明说,这也正是团队最终选择以《化·蝶》为名的原因。
杂技艺术,中外有之。值得一提的是,《化·蝶》采用的大多都是中国味儿十足的杂技技术。譬如空竹,其灵动映照了蝴蝶飞舞的自由自在;抖杠表达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遭到封建社会的阻拦和压迫;蹬伞则营造出梁祝分别时的无限离愁别绪。
文章插图
《化·蝶》情别之蹬伞。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肩上芭蕾翩跹起舞
为丰富演出表达手法,给予观众震撼观感,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历时两年打造了许多新创意项目,包括芭蕾转碟、蹬伞、抖杠、毛笔手技、滑稽钻箱、集体扇舞等。
虽然绝活频出、亮点颇多,但如果要问其中最震撼的一幕,大多数观众都会把票投给“肩上芭蕾”:“祝英台”轻踮脚尖,立于“梁山伯”的肩头,双臂翩跹,上下翻飞,如同蝴蝶展翅,刚柔并济,柔美而自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采访人员了解到,演绎“肩上芭蕾”的两位演员正是这个项目的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吴正丹、魏葆华夫妇。他们在《化·蝶》中分别扮演祝英台与梁山伯。
- 市场|“奇迹之年” 2021全球艺术市场为何大放光芒?
- 修养|“父母修养”之十:《孝于亲则子孝》
- 贵妇#王熙凤为何要把一个丫鬟探亲操办成“贵妇省亲”?
- 技艺|非遗“守艺人”的冰雪情结
- 盖器&妇好墓发现“谜”样龙纽石器盖,为何有的专家说,它有可能是印模
- 闰土!课本上少年闰土的“变装秀”,带土命运难逃,韩信神还原,真像PS
- 爱民$上联“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下联太经典了!
- 人生#越是高明的人,越懂得在这四件事上“守口如瓶”,人生顺达!
- 大学生|地铁员工“大规模”离职,抛弃铁饭碗另谋出路,原因过于现实
- 手稿图#“冰墩墩”手稿图曝光!“顶流”是怎么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