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年话虎 蜀人画虎

唐林/文
2022年 , 农历壬寅虎年 。 虎为百兽之王 , 凶猛彪悍 , 行踪诡诈 , 虎虎生威 , 是历代中国画家笔下的一个主题之一 , 那么 , 在古代蜀人的笔下 , 虎是什么面貌呢?四川最早的虎图是在什么年代?它们是些什么形象?四川历代画家画虎出名的有哪些?他们笔下的老虎有什么时代特点?
画像砖 白虎祥瑞
四川境内最早虎的艺术形象出现于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 , 时间在商至西周期间 。 不过 , 三星堆出土的是虎形器和嵌绿松石虎形饰 , 金沙遗址出土的是石虎 , 它们均属于雕塑 , 而非绘画 。 从出土文物来看 , 古代蜀人画虎最早的图像出现于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上 。
四川画像砖发现数量在全国最多 , 主要集中于成都平原 , 表现题材多达50余种 , 其中一些砖石上就有“虎”的形象出现 , 如德阳市中江县柏林坡1号墓“升仙图”人身后浮雕的白虎 , 成都郫都区新胜乡东汉墓石棺“龙虎图” , 雅安著名的王晖石棺上“青龙白虎图” , 达州渠县王家坪无铭阙的西南角高浮雕“双虎嬉戏图”等 。 其中较典型者有以下三例:一是成都“简阳画像石棺” , 石棺画像内容丰富 , 每个画像旁边基本上均有石刻题记 , 计有15处 , 30字 , 其中石棺右侧一动物旁就有榜书“白虎”二字 。 二是达州市渠县沈府君阙西阙内侧的“白虎衔壁” , 白虎隆嘴短耳 , 四足三爪 , 尾长而刚健 , 口亦紧咬绶带 , 跃跃欲试 , 给人以动感 。 三是成都大邑出土的三国蜀汉画像砖“车骑升仙” , 画面用线条勾勒 , 画像砖上部一骑吏策马飞奔 , 一执戟侍从急步前行 , 后一马驾一有盖轺车 , 车上有主人和驾车人 。 画像砖的下部一昂首翘尾飞奔的白虎 , 白虎头上长角 , 肩部长翼 , 四肢腿部长有仙羽 。 车前有一颗光芒四射的星星 , 表明白虎是在天空中飞行 。
四川汉代画像砖石 , 除作为建筑物的阙之外 , 均出土于墓室之中 , 所以它们大多是白虎瑞祥图 。 白虎是四神之一 , 有保卫墓室主人、驱鬼辟邪的作用 。 南朝沈约《宋书符瑞志》说:“白虎 , 王者不暴虐 , 则白虎仁 , 不害物 。 ”唐代欧阳询、裴矩等奉唐高祖李渊之命编纂的《艺文类聚》 , 引《瑞应图》曰:“白虎者 , 仁而不害 。 王者不暴虐 , 思及竹苇则见 。 ”又引《孝经援神契》:“德至鸟兽 , 白虎见 。 ”这种特殊的白虎 , 又名驺虞 , 又称之为“驺吾” 。
汉代蜀地的虎均为蜀地无名民间工匠所制作 , 虽然这些画像没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 但他们留下的这些图像却是真正的国宝 。 据四川博物院李钢研究员介绍 , 四川汉代画像砖、石 , 均属珍贵文物 , 一些品相好的石像砖 , 甚至是一级文物 。
石恪画虎 萌态可掬
由于战乱等原因 , 魏晋南北朝隋唐期间 , 蜀地几乎没有虎图的记载 。 唐末至五代 , 由于文化昌盛 , 绘画随之发展 , 蜀地画虎名作多了起来 。 最知名的记载是:五代眉州彭山(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人、著名画家孙知微画《龙虎图》寺观壁画 , 他所绘的“龙虎君”成为后来绘画者之范本 。 其他记载还有:五代蜀人杜措绘《地藏菩萨及太子舍身畏饿虎图》 , 北宋蜀郡人童仁益在蜀郡天庆观前画《龙虎君》二堵等 。 遗憾的是 , 这些画只存于文献之中 , 早已不存 。 硕果仅存的只有传为石恪的《二祖调心图》中的第二图“丰干骑虎图” 。
石恪是成都郫县(今成都郫都区)人 , 他的画开启了减笔人物画和大写意人物画之先河 , 被称为中国减笔画之父 。 “丰干骑虎图”描绘的是唐代高僧丰干悟禅之景 。 丰干 , 生卒年不详 , 亦作“封干” , 唐代天台山国清寺厨僧 , 和六祖慧能干过同样的差事——舂米 。 这位奇僧白天工作 , 晚上唱歌 。 他与寒山(相传唐代贞观年间的高僧)、拾得(国清寺和尚)两人是好朋友 。 此画中的丰干禅师伏于老虎背上 , 而虎却温驯如猫 , 与禅师一道酣然 , 周围空白 , 浑然物我两忘 。 与人物一样 , 老虎湿墨淡染 , 再加粗笔浓墨草勾 , 运笔流疾 , 笔墨纵逸苍劲 , 墨色浓淡有致 , 苍润多变 , 线条又粗又破又宽 。 这幅图最富趣味的是 , 丰干禅师的形貌神态与虎竟如此相像 。 这虎竟让人分不出究竟是虎还是大猫 。 如此 , 人似虎 , 虎似猫 , 人、虎、猫无二无别 。 此图虽然绘于千年前 , 表现的是以虎为衬 , 显现高僧修深功高 , 法力无边的主题 , 在今天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意义 。 此画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 收录于《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绘画》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