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灯|黄灯:“体验”大地上的人们( 三 )


本文图片

她开始了长久地自我审视 , 并在这种情绪里 , 敲出了二十多万字的思想随笔 , 在这次“放血式”书写中 , 她回看了自己从乡村到城市的成长过程 , 发现最令她挂怀的还是那些生为农民的亲人和曾经的工厂同事 。 她再次确认了一个事实:“我的生命无法与这群人割舍 , 他们是我的亲人 。 ”这个“精神还乡历程” , 她坦然接纳 。
从那开始 , 她主动联系在广州打工的亲人和同乡 , 就在城中村棠下村 , 她穿梭于“一线天”的犄角胡同里 , 在陌生的空间听亲人们讲家乡土话、吃家乡菜 , 也更加真实地了解到亲人们在大城市打拼的真实处境 。 她加入到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老师所带领的乡建团队中 , 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 。 调研期间 , 她吃住在村中 , 走访大量乡民 , 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
她的笔触也更加精准地对准中国现代化浪潮中被裹挟改变的农村、农民 。 一方面 , 她对童年乡村保留有美好回忆 , 一方面现实农村的处境又让她觉得痛楚 。 她觉得有义务把她看到的思考的书写出来 。 2016年 , 她的一篇作品《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 经由新媒体的裂变传播 , 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 并触发了一波返乡手记热潮 。 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 , 她又完成了《大地上的亲人》这本书 。 书里 , 她将目光对准与她有生命关联的三个村庄 , 通过对亲人命运的透视 , 将个体家族的悲喜放置到宏大时代背景下去叙述 , “勾勒出中国农民与命运抗争的复杂图景” 。
有批评家指出 , 这本书太过于个体化 , 有一定的偏颇 。 对于这个说法 , 她的回应是:“当然了 , 任何一种书写都具有局限性 , 它基于个人经验所写 , 难免带有一种价值观 。 ”
而在黄灯的丈夫杨胜刚看来 , 这本书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反而在于 , 它“动用了文学最原始的力量:情感和真实” , 而这一切 , 都建立在黄灯“回归更广大群体的生存现实、主动建立起与现实的深刻关联”基础上 。
“教他们观察自己也观察世界”
在离广州城市中轴线不到十公里的地方 , 龙洞街道如同一块碧玉横卧群山之中 , 这里藏匿了很多不起眼的学院 , 黄灯毕业后任教的广东金融学院就在其中 。
2005年 , 黄灯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 , 在学校里她遇到了数不清的学生 。 老师的身份为她提供了一个观察个体生命的隐秘路径 , 也让她清晰地看到 , 社会时代发生变化后 , 应试教育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在应试教育和对分数的疯狂追逐中 , 孩子们的个性、天性和生命活力 , 被磨灭得无影无踪 , 他们的面目越来越相似 , 早已成为工厂的标准化构件 。 ”
黄灯回忆说从教十几年来 , 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与她发生过争吵 , 他们“中规中矩、老成持重” , 被裁剪地规规整整 , “像一个空心人来到了你的身边” 。
这显然与她上学时期的飞扬放肆大为不同,她不禁思索:现在教育和年轻人命运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她更疑惑于:这么重要的一个话题 , 为什么一直没有合适的契机引起大规模谈论?
黄灯|黄灯:“体验”大地上的人们
本文图片

▲2005年拍摄于家乡
基于与学生们的日常交往和写作沟通 , 黄灯于2020年出版了《我的二本学生》这本书 。 书面世以后 , “二本学生”这个群体获得了很多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 但是黄灯告诉我 , 她并不是单纯地在写二本学生 , 这个群体只是她观察这个社会和时代的切入口 , 书中提到的群体困惑也存在于重点大学的学生中 。 更确切地说 , 她写的是一个时代的切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