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聊斋志异》中被忽视的篇目,取材胶东农民起义,比画皮还要骇人

《聊斋志异》中的《野狗》篇目的确比较骇人。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多花妖狐魅和儿女情事,其中不乏一些骇人听闻的故事。要问哪个故事最吓人,有人说是《尸变》,有人说是《喷水》,也有人说是《画皮》,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答案自然也就不一样。
尸体@《聊斋志异》中被忽视的篇目,取材胶东农民起义,比画皮还要骇人
文章插图

现在又有很多人说到《野狗》。就描写细节来说,《野狗》也是非常骇人的。在这里,我们简要回顾下《野狗》描写的内容。
话说于七之乱时,清军和起义军对战,死了很多人。有个叫李化龙的乡下人从山中逃出来,晚上遇到了行军的士兵。李化龙非常害怕,便急忙躲到死人堆里装死。
尸体@《聊斋志异》中被忽视的篇目,取材胶东农民起义,比画皮还要骇人
文章插图

大军过后,李化龙还没敢爬起来,他刚一睁开眼,只见掉了头、断了胳膊的尸体全都站了起来,齐刷刷地形同小树林,其中一具尸体,头已经断了,但仍连在尸体上,嘴里嘟囔着说野狗来了,该怎么办。其他尸体,也都随声应和。
过了一会,一个兽头人身的怪物一头扎进了死人堆里,挨个吃人头,吸人的脑子。李化龙非常害怕,慌乱之中摸到一块石头。
尸体@《聊斋志异》中被忽视的篇目,取材胶东农民起义,比画皮还要骇人
文章插图

【 尸体@《聊斋志异》中被忽视的篇目,取材胶东农民起义,比画皮还要骇人】等到怪物正要下嘴时,李化龙大喊一声,用石头打烂了怪物的嘴巴。怪物大叫一声逃走了。
李化龙看到地上有一滩血迹,血中有两颗牙齿。只见这牙齿中间弯曲,末端锐利,长四寸多。村民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怪物。
这里面几个细节还是比较可怕的,如丧尸一般站立的尸体,怪物吃食尸体的凶残样,以及怪物的牙齿。整个就是清朝版的末日危机。
尸体@《聊斋志异》中被忽视的篇目,取材胶东农民起义,比画皮还要骇人
文章插图

聊斋里面的故事大都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野狗》,如果只看到血腥这一层面,未免太过肤浅了。
首先便是这于七之乱。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屡屡提到于七农民抗清起义。这场起义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期,波及山东胶东地区,使清政府深感震惊。
不过,清政府剿它也比较费劲,前后花了14年时间,调动九省区的兵力将其残酷地镇压下去。可见其战况激烈,就如文中所说,死了很多人。
尸体@《聊斋志异》中被忽视的篇目,取材胶东农民起义,比画皮还要骇人
文章插图

其次是农民出身的李化龙。李化龙这名字显然不是随便起的。龙在封建社会是皇权和帝王的象征,这个叫李化龙的应该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
可李化龙在乱世,尤其是趴在起义军的尸堆里只能瑟瑟发抖,只有在“野狗”到来时,才敢奋力一搏。李化龙何尝不是当时民众的生存现状呢?
再次文中将几个事物的具象化也很有意思。比如,那野狗不仅伤害他们的身体,更吸食人们的脑子,这不就是清政府实行暴力统治、推行剃发易服、八股文等思想奴役的另类写照吗?
尸体@《聊斋志异》中被忽视的篇目,取材胶东农民起义,比画皮还要骇人
文章插图

又如,那如小树林一般站立的丧尸,他们虽然死去,但依旧怕那来势汹汹的野狗;
再如,对野狗牙齿的特写,“中曲而端锐,长四寸余”,这不就是野狗撕咬的工具--各级官僚和爪牙吗?
《聊斋志异》向来具有针砭时弊的隐喻,野狗篇幅虽小,但也不例外。在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时代,蒲松龄将对起义军和清朝的态度都极为隐晦地写进了野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