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化观察丨利用文旅、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文化场馆如何发力?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曾洁 图据受访者
元宵节当天,成都博物馆在财神展文创区举办了祈福树猜灯谜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猜谜,赢取丰富的文创产品。“一家十一口打一个字是什么?”“是吉祥的吉字!”装饰着红灯笼的祈福树下,小观众猜中了灯谜,高高兴兴地兑换了一个文创礼品。
“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孩子们的书包轻了,课外辅导少了,而部分家长则开始焦虑:放学之后应该去哪儿?除了课堂之外还可以去哪里提升精神素养?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成为青少年“虚度时光”的选择。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来到公共文化机构的青少年观众占比明显提升。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正式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利用学生课后服务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面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广大青少年艰苦奋斗、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2月24日,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其实四川的各大图书馆、博物馆早已走在前列,策划了线上讲座、主题社教、小小讲解员等活动吸引青少年参与其中,让这些文博单位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深受大小观众的喜爱。此外,四川已有8家博物馆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未来将在开展科普教育等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章插图
小学生在川图学习古籍修复
川图携手实小 探索馆校合作
1月7日,“阅无限?向未来”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实验小学馆校启动,在全省率先开启“馆校”双减合作,探索合作路径。未来,双方将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理念,共同推进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发展,通过在阅读推广、志愿服务、传统文化弘扬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立体化合作,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加大文化与教育的融合。
当天,100多名小学生在老师、志愿者的引导下分成3批有序参观,有人围观了古籍修复师们让破旧不堪的古籍重新焕发生机,然后亲手体验雕版印刷,拓印一张属于自己的年画;有人参与《一锅石头汤》的阅读分享活动,在图书馆上起了创意语文课;还有人在川图志愿者的带领下“泡馆”,体验做一名小小志愿者。在书香氤氲的图书馆,小学生的石头画、线装书在东门大厅展出,吸引不少人围观。
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介绍,尽管实小的面积只有18亩,但学校周边集聚着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多个场馆,实小与这些文化场馆建立了长期、深度、立体的合作,为孩子们拓展了一个更大的空间,让优质的资源和课程生根在孩子的童年。
川图和实小除了在全民阅读推广、文化志愿者合作等上开展深度合作,双方还将在古籍保护、研学项目、文创项目等特色服务上进行共同研发。未来,川图还将联合全省公共图书馆系统,向全省中小学及幼儿园发布“联盟书”,与有意愿的学校建立深度合作,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协同育人功能,让图书馆成为孩子们自主探究、开拓创新的成长乐园。
文章插图
“非遗进校园”系列展演
非遗进校园展演 00后爱上做手办
小方桌上的红漆木架,展示着西游人物或者小动物,几堆彩色面泥旁边摆放着细竹签、菜油瓶、小竹刀,这是成都面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熊家全的全部家当。当他把这些家当带进校园,面泥在他灵巧的手上变成各种形状,00后的小学生也能捏出栩栩如生的面人“手办”。
- 传统文化!体味传统、放飞梦想,中牟县一校园为学生办了场特色课程成果展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发现距今5000余年仰韶文化时期遗存
- 实验|“「万·象」么冰儒实验作品展”于广东省文化馆顺利开幕!
- 玉州区!玉林市玉州区:让文化之风吹遍乡村
- 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山人:快来投票打CALL!这7个市级非遗项目,谁是你最喜爱?
- 死水微澜|线上论坛预告|《死水微澜》:“中国的左拉”与他笔下的都市文化悲歌
- 文化|《斯文江南》重走宣城诗路,以爱国精神厚植“民族魂”
- 传统|大别山区的文化寻觅者:让乡村更具“文化味”
- 陶器|山西发现距今5000余年仰韶文化时期遗存
- 技艺|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关注古老的黎锦、云锦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