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中国作协会员墨 柳
读完何弘、尚伟民两位老师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粮食,粮食》,掩卷而思,感慨颇多。42万多字的宏大篇幅,笔锋穿越历史,在数千年的时空中游弋自如。作者以全球的视野,以博大的胸怀,立足现实,追溯历史,以文学的方式呈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粮食发展史,同时以河南为典型,书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为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辉煌成就。无论是谋篇布局、素材筛选,还是文学转化、叙事语言等方方面面,都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站位、格局与匠心。而作品中厚重的历史文化,温润感人的故事、细节,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叙述,不仅让我获得了许多与粮食相关的知识,更深入地理解了粮食与社会变迁和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关系,也让我畅享了一顿文学饕餮大餐。
【 黍子$文学评论 | 何 弘、尚伟民报告文学《粮食,粮食》:一部文史兼备的史诗】作品第一章“古人吃什么”,我觉得就是主要农作物的“列传”,从古老的五谷(一种说法是麻、黍、稷、麦、菽,另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到现代的主要粮食、油料、蔬菜作物,作者为每种作物都做了一个小传,涉及它的原产地、进化、引种、特性以及它们在当今粮食中的地位、用途等方面,让读者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粮食、蔬菜等食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令人耳目一新。在讲述这些农作物故事的中间,作者并非直接以史料加工,而是从现实切入,叙述中再引经据典,巧妙地插入历史典故与典籍记载,既有历史感,又增强可读性。
比如写稷这一节,从“社稷”一词写起,再说稷,也就是粟,然后引出“不食周粟”的故事,接下来笔锋一转,插入人类农业的起源历史,交代世界各大农业起源中心对农业所做的贡献,诸如西亚地区的“新月沃土”培育出了大麦、小麦、绵羊、山羊和黄牛,中南美洲培育出了玉米、马铃薯、红薯、花生、南瓜、西葫芦和辣椒,还有驼羊与荷兰猪等等。而在写到南方人吃不惯小米的时候,作者引用了《三朝北盟会编》中记录的一个宋金对峙时的事件,一些闽浙士兵,因为吃不了小米饭,不少人被饿死。还提到八路军当年抗战中“小米加步枪”的艰苦生活。
印象特别深的是写黍子那一节,作者先从豫北元宵节“端灯盏儿”的民俗切入,再说做灯盏儿的材料是黍面,然后交代黍子的原产地、当前全球与中国种植概况、在现代粮食中的排名等。叙述中,引用《诗经》《吕氏春秋》《史记》等典籍对黍子的记述,甚至还牵出古代与黍相关的长度单位“黍尺”这样的知识点。津津有味的阅读中,这位与粟一起走进人类农业史、曾经在古代粮食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黍君”的传奇历程,跃然纸上。
“一个新中国家庭的粮食记忆”这一章,以滑县尚本礼这个家庭因为粮食导致的命运变化、生活改变等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浓缩的中国式“粮食样本”。阅读这一章的时候,思绪不知不觉跟随作者的笔端,进入并不久远的年代,时而情绪欢愉,时而悲伤落泪。工分、缺粮款、粮食关系、粮本等等,这些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名词,诠释了共和国在那个年代粮食生产、分配、经营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与制度。当我读到三年困难时期年轻的尚本礼送12岁的四弟赴陕西投亲寻找收四弟为养子的人家那一节,不禁潸然泪下。因为饥饿导致家庭离散,人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成为那个时代很多家庭永远的痛。我认为,尚本礼家庭数十年的命运更替,就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而以一个家庭的变迁来呈现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乡村、城市粮食分配等问题,既鲜活生动,又具体厚重,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果。
- 石潭镇|何立伟:你认不认得一个叫石潭的人?
- 大公司|这么内卷,该如何找工作
-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 班布尔善!古代为何没人造假圣旨?古人:你不看看上面的第一个字,怎么造?
- |职场中,机遇来了就一定要拼死抓住,不要在意任何规矩
- 职业教育|职场人休假之际如何旅行?
- 曾言@如何才能够写出好诗词?最重要的是这两点,读本文肯定会受益匪浅
- 孙悟空#孙悟空为何要杀6个凡人六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隐藏着一个秘密
- 音乐会&音乐剧新人为何涌向上海?
- 李世民@《西游记》中,阎王见到李世民要行礼,为何李渊却流落地府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