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性#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五:李大龙: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的“华夷之辨”与多元性?
(东西问)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五:李大龙: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的“华夷之辨”与多元性?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题:李大龙: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的“华夷之辨”与多元性?
【 多元性#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五:李大龙: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的“华夷之辨”与多元性?】中新社采访人员 李晗雪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思想中,既能看到关于“华夷之辨”的论述,也能看到“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讲法。如何理解似在动态变化的“华”与“夷”?民族差异是否阻碍中国古代人群间的文化交流与认同?又如何解释中华文化呈现出的包容与多元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主编李大龙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探讨了上述话题。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中国从先秦时期就有“华夷之辨”的论述,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能行中国之道,则为中国之主”的讲法。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些看似冲突的思想?
李大龙:这两种讲法都是源自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处理人群之间关系的思想,表面上看好像存在冲突,实际上并不冲突,问题在于如何认识“华”“夷”这两个称呼。
先秦时期的中华先民很早就有了区分人群的思想,《礼记·王制》对“五方之民”的不同生活习俗有明确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中国(华)”和“戎夷”的划分标准是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语言等物质和精神文化以及分布地域。从历史上看,“华”与“夷”指称的对象和今天人们界定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华大地上的人群是流动的,伴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人群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也会随之变化,某一人群是“华”还是“夷”,也由之出现变化。
二是出于“正统”之争的需要,占据中原地区的王朝尤其是国力相对弱的王朝,为了统治的需要一般希望强调“华夷之辨”,借此巩固统治。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为中国之主”则往往是统治者出身于“夷”的王朝为了获得“正统”地位而申辩的理由,目的是希望通过“行中国之道”而得到政治认同。中华大地上出现的“五胡十六国”、辽、金、元及清朝统治者大致都有过相同的经历,其中元、清两朝是比较成功的。
文章插图
北京故宫中满、汉二文匾额。中新社发 国刚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在中国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学习甚至喜爱对方文化、善用其他民族人才等例子。可否请您举几个例子谈谈这种情况?您认为为何“民族”没有成为历史上各民族交流互鉴的障碍?这种现象能否以简单的“汉化”“同化”来理解?
李大龙:“民族”一词虽然一般认为源于日语,但其直接源头是英文词汇“nation”,是近代出现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话语中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有学者认为《南齐书》已经出现“民族”一词,但属于传抄所致,即便不是这个原因,也不能说中国古人有了当今的“民族”认识),古籍中一般以“人”称呼,如“夏人”、“匈奴人”等,所以“民族”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同群体间交流互鉴的障碍。这也是我不用“民族”而用“人群”一词的主要原因。
- 阆中|跨越千里送岗位 东西协作促就业
- 中新社!东西问 | 董纯:雨果戏剧如何在中法文学艺术交流中大放异彩?
- 中新社@东西问丨李建毛:长沙窑为何能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 北市$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 饮食|在中国古代,人们都吃什么东西?有哪些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呢?
- 钱钱,东西,钱钱|这根笔我能玩一天
- 中国文化#东西问 | 龙安志:西方社会对中国文明存在哪些误读?
-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图书馆猿の2022读书计划18:《你敢去找吗:消失在历史中的100种东西》
- 庄子&鬼谷子:真能决定一个人命运好坏的,并非能力,而是这3种东西
- 文学作品@陈丹青:莫言的东西没看过,但我知道他获奖与作品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