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柳宗元一首描写孤独的小诗,清丽简练,含蓄深沉,余韵悠长
前言:
因为永贞革新运动的失败,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贬官永州司马,对于少年得志的他来讲,最致命的打击不是身处蛮荒,而是朝廷规定他只能终老于此,永无调迁的机会。
在这沉重的打击面前,柳宗元淤积在心中的愤懑之情无从发泄,只好寄情永州的山山水水,以超脱于尘世来自我麻醉和解脱。
在永州贬所五年后(公元810年),柳宗元在永州城郊萧水支流的冉溪上结庐筑屋,并将其更名为愚溪,且在此一住就是五年,今天要分享的这首《溪居》就是作于彼时。
愚溪“轻盈秀澈”却因为地处冷寂的荒野而少人光顾,自己年轻有为却被朝廷弃置蛮荒,愚溪的凄清,也是作者的落寞。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故作旷达,看似闲适,其实却是诗人内心无边的孤独和和寂寥,柳宗元的这首《溪居》,读来令人为之心动。
文章插图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唐 柳宗元《溪居》
简译:
长久地被官职束缚不得自由,今日有幸被贬谪到了这边远的永州一带,从而让自己过上了闲适的生活。
公事闲暇之余,就和种菜的老农为邻,有时候看上去自己还真像是隐居山林的人。
起早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夜里行船,伴着水激溪石的声响归去。
有时候整日独来独往,碰不到一个行人,于是就放声高歌,声音久久地回荡在广阔无垠的碧空之中。
赏析:
柳宗元的这首诗写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是其愚溪诸咏中的一首,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是写溪居生活的悠闲惬意,而究其内里,却隐含着作者内心深处无边的孤独寂寞之感,和满腹的忧愤之情。
“幸此南夷谪”,无辜遭贬,又是从身居高位的朝堂,被近乎流放般地谪到了这荒凉边远的蛮荒之地,悲伤失意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又能说“有幸”呢?
哀大莫于心死。只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愤懑,太多难以言说的痛楚,就如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一般,愁情积蓄的太多了,就无从说起。
所以,诗人唯有把自己的“不幸”强行地说成“有幸”,才能足够地把对朝中权贵的不满,和自己的激愤,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
表面看似的悠闲豁达,实则是其内心无尽的悲凉和无助,因为事情至此,幸与不幸,又能如何呢?身处江湖之远,这又和软禁有什么区别呢?
文章插图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诗中间的这四句描写惬意的田园生活,着意表达贬谪之地生活的“闲适”之情。
闲来无事时,就与种菜的老农闲聊一会,有时也会起早蹚着露水去田里锄草,晚上撑着小船沿着溪流前行,看看自己,还真像一个隐居山林的人。
“闲依”是极力表现自己的闲散状态,“偶似”是故作旷达之语,其实,这都是作者的无奈之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空有满腹经纶,却没有施展的舞台。
所以,在这个不能施展抱负的贬所,唯有自我开脱,强行欢愉,故作闲适,假装欢喜,暂时麻痹自己,才能让自己好过一些。
文章插图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有时候诗人整日独来独往,途中遇不到一个人,每到这时,他就放声高歌,这声音久久地萦绕在辽阔的碧空中。
- 李商隐@中国古代有一首诗,千年来几乎无人能读懂,千年来却人人赞不绝口
- 升职加薪&宋朝有一位“懒”诗人,一首诗只写2句,却仍能成为千古名句
- 辛弃疾!明代的一首“元宵”诗,短短28字便写尽了繁华与热闹,令人叫绝
- 郁垒神荼#姜夔写在正月十六的一首《鹧鸪天》:词风清雅,娓娓道出内心独白
- 春天里$有关春天的诗,人们总是忘不了这一首,果然是不同寻常的名篇
- 儒家学说!刘禹锡送别高僧,谱写了一首佳作,见解深刻,读了三遍才能体悟
- 宋神宗@1071年除夕,苏轼在监狱墙壁写下一首诗,字字感人,让人不忍卒读
- 白居易@白居易冬夜偶得一首小诗,成为永久经典《夜雪》
- 诗人!王勃畅游古寺,题写了一首禅诗,落笔流畅,不愧为初唐才子
- 明珠$高手写下一首诗篇,通篇110字都读一个音,读完感觉说话不利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