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农|豆瓣9.5分,小众纪录片何以成爆款?《但是还有书籍2》传递阅读的力量

【马爱农|豆瓣9.5分,小众纪录片何以成爆款?《但是还有书籍2》传递阅读的力量】马爱农|豆瓣9.5分,小众纪录片何以成爆款?《但是还有书籍2》传递阅读的力量
文章图片

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胡广欣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2》在2月24日收官 。 播出一个多月以来 , 这部六集体量的纪录片总播放量超过1650万次 , 豆瓣评分稳居9.5分 。
尽管近年来文化领域越来越受到影视市场的青睐 , 但与遍地开花的美食人文纪录片和历史文化类综艺相比 , 以书为主题的节目和纪录片仍属小众 。 2019年 , 《但是还有书籍》第一季刚上线时 , 最大的卖点是“胡歌友情献声” 。 但这部纪录片最终在豆瓣收获9.0的评分、超过7万人评价 , 也让更多人重新关注到阅读这件事 。
时隔三年归来的《但是还有书籍2》 , 其口碑和播放数据甚至优于第一季 。 这套纪录片为何能得到如此多观众的喜爱?作为一套关于书的纪录片 , 《但是还有书籍2》比起“增加知识” , 更强调“精神陪伴”:通过挖掘形形色色的爱书之人的故事 , 将他们身上那份专注和纯粹的力量传递给观众 。
马爱农|豆瓣9.5分,小众纪录片何以成爆款?《但是还有书籍2》传递阅读的力量
文章图片

A
书籍是对抗浮躁世界的武器
《但是还有书籍2》的六集分别以图书馆、漫画家、译者、出版人、作家、旅行和写作为主题 , 每一集均讲述三至四个爱书之人的故事 。 出现在《但是还有书籍2》的人 , 年龄、性别、职业经历都各不相同 ,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拥有丰饶的精神世界 。 书籍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 , 还有对抗浮躁世界的武器 。
比如在第一集《我们的图书馆》里出现的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 。 沈燮元参与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工程 , 在古籍整理、鉴定和保护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如今沈燮元已经98岁高龄 , 但他的人生还在为古籍而燃烧 。 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 , 沈燮元每天都坐公交回到他的老单位——南京图书馆 , 开始整理清代藏书家黄丕烈的题跋 。 他的名言是“我不要活到100岁 , 但要过好每一天” 。 如今 , 沈燮元已完成八十多万字的《士礼居题跋》 , 之后还要继续整理黄丕烈诗文集、黄丕烈年谱 。
同样在第一集出现的国家图书馆管理员顾晓军 , 则非常符合“扫地僧”形象 。 表面上 , 他是个为来来往往的读者答疑解惑的普通工作人员;实际上 , 他通晓法语、意大利语、波斯语、希腊语、拉丁语、印地语等十几种语言 , 而这些语言都是他在国家图书馆工作12年以来自学而成的 。 顾晓军做过不同的工作 , 却因为对古典文献的热爱而选择当一名图书管理员 。 在这里 , 他得以做一些毫无功利、纯粹因热爱而进行的研究 。 《但是还有书籍2》里 , 顾晓军展示了他的笔记本 , 外文笔记写得密密麻麻 。
在第三集《词语摆渡人》出现的译者包慧怡 , 则通过翻译找到了精神上的平静 。 包慧怡的本职是一名大学老师 , 业余进行诗歌的翻译 。 在节目中 , 包慧怡讲述了她翻译之路的源起 。 她在经历一次巨大的精神危机时 , 意外读到了美国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集《爱丽尔》 , 产生了巨大共鸣 。 她开始尝试将其译为中文 , 一做就是七年 。 从事翻译所需要的专注 , 让她体会到了一种“完全没办法被剥夺的幸福” 。
发掘“小众名人”的新故事
《但是还有书籍2》的受访者中有大家、有普通人 , 也有小众圈层中的名人 。 比如在中国哈利·波特迷中无人不识的《哈利·波特》中文版译者马爱农、科普博主“无穷小亮”张辰亮、国产科幻漫画《黑血》的作者赵佳……《但是还有书籍2》不仅让藏在书籍背后的他们走到镜头前 , 而且发掘出他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