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广府生活的“踪响”

中篇小说|广府生活的“踪响”
文章图片

□之生
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编导、国家一级文学编辑谢衍良文学作品选《踪响》一书 , 近日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 。
“踪响”一词 , 取自蒲松龄《促织》一文:“而心目耳力俱穷 , 绝无踪响 。 ”顾名思义 , 踪响就是踪迹、声响 。 放在今天的语境 , 大概也可以引申为人生旅途中拨动心弦的故事 。
岁月留下的痕迹斑斑驳驳 , 循着这痕迹 , 继而对生活、社会进行观察、思考、提炼、创作 , 于是有了《踪响》 。
【中篇小说|广府生活的“踪响”】谢衍良当过11年建筑工人 , 又当过30多年的电视采访人员、编辑及文艺节目编导 , 接触过社会各阶层的许多人和事 , 他认真地把一个个生动故事记录下来 , 再加上创作提炼 , 力求真实反映各个阶段社会生活的面貌 。 该书最大特点是关注现实、关注人生 , 记录时代前进的脚步 。 谢衍良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 他创作的数十篇作品可以说是从生活中来 , 到生活中去 , 融入了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 以此折射出其内心世界的道德情怀、人生感悟和文学视野 , 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 。 在其笔下 , 可以看到工人、农民、教师、民警、个体户等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状态 。 这种根植于现实生活、打上时代烙印的作品 , 是社会历史变迁的一种真实再现 。
《踪响》一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品题材多样化和形式多样化 。 谢衍良文学作品就题材而言 , 涉及文化、教育、城建、乡镇、街道、公安等方方面面 , 为读者呈现出多维的、立体的生活画面 。 就体裁而言 , 也是形式多样 , 不拘一格 , 既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小小说) , 也有散文、杂文、随笔、游记 , 还有电影文学剧本 , 等等 。
一个作品受不受读者欢迎 ,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是否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 而地域色彩就是作品个性和独特性的体现 。 《踪响》一书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 。 谢衍良祖辈几代都生活在广州西关 , 从小就了解广府人的生活情况和语言习惯 。 《踪响》里的不少作品 , 都具有本土化的韵味 , 如短篇小说《宾馆门前》《“大爷”司机》《“搅屎棍”》等都非常接地气 , 具有浓厚的市井韵味 。 其他作品如散文、随笔、电影剧本等 , 也对市井风情、西关韵味、小巷大屋、龙舟竞渡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
除了题材上展现丰富质感的广府生活画卷 , 在语言上该书也别具一格 。 谢衍良在人物对话中使用了大量的广州话 , 使该书具有醇厚的粤味 。 他参考《广州话俗语辞典》及网络、民间流传的资料 , 编成《常用广州话与普通话对照表》附于书后 , 此举一方面方便读者阅读 , 另一方面 , 也是对传承广州话的责任担当 , 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凸显 。
中篇小说|广府生活的“踪响”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