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观澜亭|齐国稷下学宫遗址:疑点和确认( 二 )


当然 , 这群建筑也有一些疑点 。 从夯土地基、出土陶器等判断 , 在这群建筑之前 , 此地有过其他文化遗存 , 具体是什么 , 不明确;这群建筑之后 , 此地又有新用途 , 在建筑基址群西部普遍出土铸币遗存 , 有“造币厂”遗迹 , 发现齐刀币范残块2500余块 , 为近年来全国先秦钱范出土数量之最 , 面范文字均为“齐大刀” , 还发现少量“益化”范母和钱范以及大量的硫渣、浇包、鼓风嘴、冶铸沙等遗物 。 据此可判定此建筑基址群废弃后被用作铸钱作坊 。
这就是说 , 稷门这个地方有过“三期”文化遗存 , 怎么解释?任相宏认为 , 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作为“二期” , 此前“一期”和此后“三期”有什么用途并不影响“二期”是稷下学宫的“可能 。 如果用“一期末”作为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的“上限” , “三期始”作为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的“下限”来“卡位” , 正好是田齐稷下时间段的话 , 反而能够判定“二期”建筑基本就是稷下学宫 。
任相宏从2000年就来此地考察 , 后来又来过几次 , “一期”文化遗存的遗物上镶嵌着贝壳 , 很不一般 , 判定时间是春秋末期或再晚一点;三期从出土的齐国刀币等判断 , 属于战国晚期 , 但晚到什么时候 , 不好说 , 但可以确定进不了汉代 。 从“上限”和“下限”来看 , 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建设并使用于战国田齐时期 , 基本没有问题 。 唯一的遗憾 , 是因为造币厂的出现 , “下限”年代不是很足 , 这就想到田齐末期逐渐走向衰落 , 稷下学宫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
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和小城是一起修建的 , 任相宏在小城10工地的宫殿建筑遗址 , 发现了火烧遗址 , 经判断确认 , 不是正常火灾 , 任相宏联想到战国时期的“乐毅伐齐”事件 , 因为“乐毅伐齐”有火烧齐都宫庙宗室的记载 。
史载 ,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 , 拜乐毅为上将军 , 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战争开始后楚也加入联军) 。 激战于济西 , 大败齐军 。 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 , 直入都城临淄 。 并烧齐都宫庙宗室 , 掠珍宝巨财一空 , 尽归燕国 。
如果以“乐毅伐齐”的公元前284年为小城10号工地的宫殿建筑被焚烧的时间 , 以此解释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的变化 , 那么此地“三期”的造币厂倒是可以讲得通 。 乐毅伐齐之后 , 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 , 乐毅围城 , 三年不下;昭王死后 , 刚刚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 , 撤掉乐毅 , 由骑劫掌军攻城;久攻不下 , 却中田单的火牛阵 , 身死军败 。 齐国趁势收复所有失地 。 乐毅伐齐之功尽失 。
齐国复国之后 , 齐襄王复国还都 , 恢复和延续了稷下学宫 , 但风光不再 。 公元前265年 , 齐襄王去世 , 他的儿子田建继位 , 史称齐王建 , 齐王建懦弱无能 , 国势渐衰 , 稷下学宫失去生气 , 很多稷下先生被秦国收买 , 或入秦或“身在曹营心在汉” 。 一种推测是 , 建筑基址群西部正是在田齐复国之后成为“造币厂” 。
【稷下学宫|观澜亭|齐国稷下学宫遗址:疑点和确认】任相宏根据“上下限年代” , 倾向认为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为稷下学宫 。 而且用“排除法” , 也基本可以确认这一点 , 比如东边是护城河 , 东边不可能;北边是系水 , 也不可能;以前有人以为是在小城南边 , 但齐故城是坐北朝南 , 学宫不可能建在中轴线附近;西边是小城 , 没有发现相似的建筑痕迹 。
与会的不少专家持有相似的看法 。 山东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解释“三期”文化遗存的变迁:田齐复国虽然又恢复了稷下学宫 , 但很可能使用不久难以为继 , 就另作他用 。 同时这处建筑后来可以用作铸币作坊 , 就证明属于齐王 , 与稷下学宫的属性也是一致的 。 另 , 从方位上来看 , 该建筑基址群位于小城西门南侧 , 北上南下 , 与稷下之下正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