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中国最早的“古代大学”遗址被发现!存世150年,百家争鸣的重镇

稷下学宫|中国最早的“古代大学”遗址被发现!存世150年,百家争鸣的重镇
本文图片
稷下学宫考古现场
近日 , 山东省考古界又有了一重大发现 , 不断见于史册的稷下学宫遗址终于被找到了 。 关于稷下学宫 , 大家可能更多的还是从各种小说游戏中听过一二 , 例如《寻秦记》《雪中悍刀行》都曾出现过稷下学宫 , 爱玩王者荣耀的读者应该也对“稷下学宫”印象深刻 。 稷下学宫之所以饱受小说家的青睐 , 不仅仅因为这个听起来略带玄幻色彩的名字 , 更因为它作为一个特殊机构 , 曾经在我国战国时期大放异彩 , 也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与教育史上留下了空前绝后的一笔 。
一、稷下学宫是怎么诞生的?
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及:“在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出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 那便是在分处亚欧大陆东部和西部的中国与希腊几乎同时出现了稷下学宫和柏拉图书院这两座学术机构 。 ”由此可知 , 稷下学宫实质上是一座与柏拉图学院齐名的学校 , 但稷下学宫又不仅仅只是学校 。
稷下学宫一名取自于学宫所在的地点 , 刘向在《别录》中记载:“齐有稷门 , 齐之城西门也 。 外有学堂 , 即齐宣王所立学宫也 。 ”由此可知 , 之所以取名为稷下学宫 , 是因为该学宫位于稷门之下 , 在稷下学宫从事教育活动的称为“稷下先生”或“博士” 。 而近日发现的稷下学宫遗址 , 就是被发现于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小徐村的齐故小城西门外 , 考古发现与流传史料基本吻合 。
稷下学宫|中国最早的“古代大学”遗址被发现!存世150年,百家争鸣的重镇
本文图片
齐国都城临淄还原图
东汉的徐干在《中论》中提及:“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宫 , 设大夫之号 , 招致贤人而尊宠之 。 自孟轲之徒 , 皆游于齐 。 ”这里的齐桓公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公子小白 , 而是田氏代齐之后的田午 , 同称齐桓公 。 田午于公元前374年至公元前357年在位 , 如果这段记载没错 , 稷下学宫的设立大致也在这段时间 , 现在主流的观点都认为稷下学宫设立于公元前374年 。 自桓公之后 , 齐国的威王、宣王也对稷下学宫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稷下学宫|中国最早的“古代大学”遗址被发现!存世150年,百家争鸣的重镇
本文图片

稷下学宫是一座集教育、科研与议政咨询于一体的多功能机构 , 职能与现代的大学有交叉之处 , 也因此稷下学宫一直有我国古代办学最早、办学规模最大、职能较为正规完善的大学之称 , 其办学特色也与如今的大学相类似 。 这样一所具有现代性的学校机构能够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 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 。
这样一朵奇葩的产生 , 离不开当时各种特定的条件 。 众所周知 , 春秋战国以来 , 礼崩乐坏 , 权力下移 , 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昔日的“学在官府”变成了“学在民间” 。 教育权力与教育资源的向下传输造就了一大批士人知识分子 , 孔子收三千弟子 , 七十二最贤 , 开私塾教育的先河 , 墨子也拥有一众门徒 , 最后造就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 , 这些都是“学在民间”所促成的结果 。 而稷下学宫的成立 , 也是建立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之上 。
同时 , 战争频繁与诸国割据也使得像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独尊儒术”这样的文化大一统措施无法推行 , 众多的学派家说在诸国的缝隙之中不断野蛮生长 , 无不希望自家学说得到统治者的青睐 。
春秋战争以争霸为主 , 进入到了战国时 , 战争则以吞并为目的 , 各国之间都以统一为最高目标 , 也因此各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 。 稷下学宫的成立有一种为国家储才的功能 , 云集于稷下学宫的学者 , 既要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针 , 也要时备咨询 。 用一个较为时髦的词来形容稷下学宫 , 那就是齐国的“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