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于历史沧桑的隆回三溪剧团( 三 )


司乐人员:刘友松、刘上达、严冬生、蒋国兴、孙泽龙等人 。
演出的新剧目有:
沙家滨、红灯记、海港、白毛女、杜鹃山、刘巧儿、劝郎参军、翠岗红旗、智取威虎山、巧寡妇改嫁、小二黑结婚、田二嫂改嫁、去迎解放军、游击队之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上百部新戏与小品、舞蹈、哑剧、杂技、相声等宣传曲艺 。
以上新剧目演出时间:一九六四年至一九七七年 , 共历时十三年 。
新剧目以歌颂毛主席、新中国和社会主义为内容 , 历时虽短 , 但演员们热情十足 , 他们伴随着新中国一同前进 , 一同壮大 , 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解开的情结 , 许多人还在怀念舞台 , 怀念那个时代的激情 。
当时县区以上的宣传机构为文工团 , 公社(街道)、大队(居委会)这些基层演出机构称为革命文艺宣传队 。 我们不管是什么名称 , 但这种火热、难舍的情结在一代人的心中长留 , 永不消散 。
5
还有一种 , 是当时另一种接近舞台形式的宣传 , 号召者率领大家做另类以宣传、唱歌、台下演艺、喊宣传口号为主 , 道具十分简单 , 但仍然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风采 , 这是由当时一些小演员组成的宣传队 , 名单特附录于下:
刘国华 , 孙小春、龙益平、黄继军、刘月华、蒋水娥、蒋耿香、刘彩虹、刘灵芝、严家治、孙国英、严桂妹、刘盛巨等数十人 。
他们的节目有以下诸样:
一颗小镙丝 , 葵花爱太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您待同志亲如一家、红色列车快快跑、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 时刻听从党召唤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四个老头看木瓜山、胸怀朝阳等上百部小歌剧和上百种革命宣传口号 。
当时有许多流言蜚语嘲笑这些小演员 , 但岁月让这些人全部闭了嘴 , 还暗暗夸奖 , 事后的回忆与过滤 , 都变成了无限美好 。
6
一九七八年 , 新戏暂停 , 旧戏剧重开 , 三溪演艺界的人民 , 都以热情的意志又将那些内容健康、烩祭人口、形象活泼的古装戏搬上戏台 , 此时的祁剧、花鼓戏似雨后春笋 , 呈现崭新的梨园历史光芒 。
这些演员们和当年为新形势、新岁月付出过努力的人们 , 为大众留下过美好、矫健的身影和不朽的戏剧故事 ,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 他们的人生在舞台上、下做出了一个美好的艺术榜样 , 将自己的光芒永远照在这多姿多彩的人世间 。
在此期间 , 隆回县领导多次下来亲临现场指导 , 在参赛中 , 三溪剧团和演出宣传队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剧团”、“先进艺术团体”、“优秀演出奖”“特别优秀奖”和“五.一劳动团体奖” 。
7
我看着手里的演艺人员名单 , 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
岁月过得越久 , 这些人在舞台上曾经擦出的火花越暗淡 , 但一旦搬出来 , 擦洗旧戈 , 又会露出异样的光华 , 这些曾经为人民带来快乐和美好的人 , 又现出了万丈光芒 。
我十六七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 回来一次 , 就碰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老熟人 , 大家见面 , 恍如隔世 , 那一张张憨厚的笑脸 , 一句句暖心的话儿 , 将我硬生生、一步步的拉回了昔年的记忆 。 记忆虽然遥远 , 但很亲切 , 故乡人在飞雪的吹打下 , 分外动人心魄 。
自明清以来 , 三溪人民就爱好艺术 , 形成了一种美好的传统 , 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一九零五年)春 , 邵阳县知县官(当时三溪属邵阳县管辖)陈吴萃亲临三溪万人殿 , 庆贺三溪成立“永乐剧团” , 接替了摇摇欲坠的滩头“长兴”剧团 。 不久 , 陈知县被调离 , 陈大人临走前反复嘱托继任者上官廉谨要特别关注三溪剧团的发展 , 上官大人记住了这些话 , 后来数次请三溪剧团去邵阳参加公益表演 , 借此扩大三溪剧团的声誉 。 自清末至民国年间 , 三溪剧团声名大振 , 不但有邵阳、长沙、武冈、新化、新邵人来请 , 连贵州、广西也有人亲临三溪相邀演出 , 一时被传为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