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句$姜夔写在元宵节的两首《鹧鸪天》:从此不相见,一生在想念

提起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很多人会想到他的《扬州慢》,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是姜夔二十岁经过扬州时,感怀家国之慨,成为扬州代言人。
姜夔自幼随父亲宦游,父亲去世后,迫于生计需要,二十岁的姜夔浪迹天涯,出家乡湖北汉阳,在扬州、金陵、合肥、苏州、杭州等二十多个城市漂泊。一介落魄书生,怀才不遇,写出了很多心酸而悲凉的作品。
姜夔存世词作八十多首,其中有二十多首都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合肥”。为什么词人反复吟咏合肥?在《浣溪沙》,即将到达合肥时,他写到:“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尾句$姜夔写在元宵节的两首《鹧鸪天》:从此不相见,一生在想念
文章插图

客居合肥时,他写了《淡黄柳》,词中说:“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而?”他在《暗香》中写到:“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词中隐隐透露的恋情,可以暂且称之为“合肥恋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让姜夔念念不忘,以至于近乎四分之一的词作都为她而写?
原来是词人二十多岁时,在合肥邂逅了一对姐妹歌女,姐姐琵笆弹得出神入化,妹妹弹筝曲曲动人。她们折服于词人的才华,并且对穷困的姜夔怀有敬佩和仰慕之情,这让流落江湖多年的词人心里,有了一些暖意。
尤其是姜夔也是一个音乐大家,他的《自度曲》早已享誉乐坛,歌女姐们是他的音乐知音。在看姐姐时,明眸皓齿,莞尔生情,姜夔一见倾心,许诺日后仕途得意,必来相见。
然而,天意弄人,姜夔一生没有步入仕途,在朋友的帮助和售卖自己的字画为生。所以,在词人心里,他始终对琵笆女有深深地歉意。
庆元三年,即1197年,词人四十三岁,居住在繁华的杭州城,这一年的元宵佳节前后,词人写了四首词《鹧鸪天》,几乎可以是对二十多年“合肥恋情”的解读。
词人在正月十一日这天,写了词题为观灯的《鹧鸪天》:“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词中大意是,他肩上扛着小女儿去看灯,灯火灿灿,明月如水,自己忽然生出“少年情事老来悲”之感。这是词人想起和琵笆女的约定,忽而生出许多悲凉之感。
在元夕这一天,他写了两首《鹧鸪天》,详细透露了这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两首词如下:
其一:《鹧鸪天元夕不出》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慳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其二:《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题解:
第一首词题为“元夕不出”,点名主题,元夕是出门赏灯望月的日子,更是将新年气氛推向高潮的节日,元夕过后,人们开始忙于各自的工作。但是作者却宅在家里,其中必有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作者在第二首词中给出了答案。
第二首词题为“元夕有所梦”,呼应第一首词,因为不想出门,虽然早早卧床,却久久不能入睡。一定是有心事徘徊不去,令作者无法安睡。好不容易睡着,又被梦境惊醒,才有了这两首内容彼此呼应的《鹧鸪天》。
尾句$姜夔写在元宵节的两首《鹧鸪天》:从此不相见,一生在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