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比较视野下的云阳大梁岩画( 三 )


“巴人本就不是一个单一民族 , 而是在不断迁徙中吸收了各方文化形成的文化群体 , 比如《华阳国志》提到的‘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 , 是一种民族杂居共处的状态 。 现在我们在大梁岩画上 , 通过对来自南方的鹢鸟船、来自滇文化的出脊式房屋建筑形式等的考证 , 也再次证实了巴文化中有可能有来自外地迁徙过来的属于不同源头的文化形式 , 我相信这也可以被视为重庆‘兼收并蓄’城市基因的一个新佐证 。 ”
神秘岩画复活巴人部落
2005年03月03日 重庆晨报
岩画|比较视野下的云阳大梁岩画
本文图片

专家手绘的大梁岩画刻画内容示意图 。
本报讯“大梁岩画填补了峡江地区没有岩画出土的空白 。 同时 , 它也是巫巴文化唯一的实物见证 。 ”昨天 , 重庆博物馆首次揭开于两年前从长江三峡云阳段一个名叫“大梁”的礁石堆上 , 抢救切割回来的大梁岩画的神秘面纱 。
在即将于6月18日开放的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展厅中 , 这幅岩画将首次出现在市民面前 。
2平方米的神秘之画
据悉 , 这幅面积仅2平方米的岩画 , 目前已吸引着国内无数历史学家、考古专家和巴文化研究者的目光 。 到底是什么让它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昨天下午 , 在重庆博物馆党支部书记胡泓的带领下 , 采访人员见到了这幅岩画 。
采访人员看到 , 在大梁岩画上 , 沿江岸修建的巴人部落宏伟壮观 , 层层而上的篱笆 , 将部落分割开来 。 篱笆间以梯相连 , 大大小小的房屋依次分布 。 第二道篱笆上立有两根竿状物体 , 它们的顶端上都穿着一条似鱼非鱼的动物 。 而根部则插于两个刻有大小一致圆形饰纹的方形物体之间 。 同时 , 篱笆里还有一位手拿法器而舞的巫师 。 巫师两旁各有一人 , 双手倒立 , 随着巫师的指挥舞蹈 。 在岩画的上方 , 一只大网悄然张开 , 旁边立着一只小鸟 。
学术界起争论
胡泓认为 , 从这幅岩画所表现的来看 , 那两根竿及竿的底座组合而成的图案 , 应是男性生殖器艺术处理的结果 , 它与綦江县清溪河岩画中的男性生殖图案基本一致 , 是当时巴人的生殖图腾 。 而那两只鱼身、鱼凫头组合而成的动物 , 和张网捕鸟的画面 , 显示出了当时巴人以渔猎为主的生产方式 。 篱笆里 , 持杖而舞的巫师 , 表现的是当时的巫术活动场面 。
但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管维良教授 , 则对两个高高矗立的竿状物体有着不同的看法 。 他认为 , 篱笆上的两根竿及竿上漂浮的物品 , 是古巴人的聚落鱼形旗帜 , 当时巴人靠江生活 , 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活动 , 巴人因此崇鱼 , 以鱼为图腾 , 创造了鱼形旗作为聚落的标志 。 这两个竿状物体 , 正是当时聚落里高高飘扬的图腾旗帜 。
据悉 , 除了岩画意义的争论外 , 其形成时代和刻画工具也是专家们争论的焦点 。 有专家认为它产于商朝末期 , 是用青铜器雕刻 。 也有专家认为 , 它“有可能是一万多年前刻画的” 。 甚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 , 它是明清时期的工匠兴起之作 。
胡泓表示 , 正因为存在这么多不同的看法 , 这块岩画才显得独具魅力 。
价值不可估量
虽然对岩画本身有着各种学术分歧 , 但对于岩画的价值 , 专家们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 。
经中国文物研究所考证 , 我国现有大型岩画近千处 , 我市已发现有綦江县清溪河岩画、巴县一品乡岩画 , 而峡江地区尚无岩画发现的记载 。 因此 , 这次发现的大梁岩画 , 填补了峡江地区没有岩画的空白 。 同时 , 巫巴文化一直只有文献记载 , 而这块岩画上描绘的张网捕鸟和巫术活动等 , 成为了巫巴文化的实物见证 。 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