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漯河故事 |“二鬼摔跤”一人饰两角,令人称奇

本文转自: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
元宵节$漯河故事 |“二鬼摔跤”一人饰两角,令人称奇
文章插图
“咚咚咚,锵锵锵……”2月15日,元宵节当天,在临颍县鼓楼商业街,伴随着鼓镲声响起,两个造型夸张的“鬼”怒目相视、搭着肩走上舞台,你推我搡、左右扭旋,滑稽的动作逗得围观群众哈哈大笑。突然,一“鬼”使出了绊腿,另一“鬼”猝不及防,倒在舞台上。音乐停止,表演者谷广军脱掉表演服,大汗淋漓地站起来谢幕时,观众惊讶地发现这场摔跤对战只有一个人在表演。这就是传统民俗表演“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由一个人背驮道具进行双人摔跤表演。据有关资料记载,这种表演形式已有600多年历史,由传统体育竞技“乔相扑”演变而来。乔即乔装打扮,两个假人相互进攻、摔打,实际上是单人表演节目。
“二鬼摔跤”表演在临颍县城关街道东街村已有百余年历史,今年50岁的谷广军目前是主要演员。今年元宵节前后他一共表演了5场,为群众带去了欢乐。
谈及“二鬼摔跤”,谷广军兴致勃勃地说:“表演者将两个抱在一起的‘鬼头’道具绑在背上,双手装上假足。在道具服装的遮盖下,用自己的双手、双脚,通过推、踢、绊、翻、托举等动作模拟二人摔跤,使‘二鬼’互踢互绊、扭打在一起,看起来犹如真人摔跤。表演中有锣鼓伴奏,气氛非常激烈。每次演出,我都能得到雷鸣般的掌声。”
谷广军还向采访人员介绍了自己与“二鬼摔跤”的不解之缘。因为村里有表演“二鬼摔跤”的传统,谷广军从小就对这个节目很是喜爱,也想学这项表演。这个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谷广军年幼时就开始跟着村里前辈学习。当时他的身体灵活,又极有悟性,很快就学会了。
“成年后我开始为生活而奔波,就不再进行‘二鬼摔跤’的表演。”谷广军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去南方务工,进过工厂,干过装卸工,摆过地摊。2010年他回到家乡,做起了油烟机、空调等家电的清洗生意,生活稳定下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彩。在东街村,村里的青壮年基本都去外地务工,民俗表演“二鬼摔跤”逐渐被人们遗忘,面临失传的境地。
谈及再次开始表演“二鬼摔跤”,谷广军感慨道:“现在村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才有心情和时间去参加文艺演出。”2018年春节期间,谷广军看到村里的文艺宣传队走上街头表演民俗节目,勾起了他对“二鬼摔跤”的记忆。“当时我就找到村里文艺宣传队的负责人王德运,跟他说我想参加‘二鬼摔跤’的表演。”谷广军说,从此,他接过东街村“二鬼摔跤”的传承重任,每年元宵节前后就跟着村里的文艺宣传队演出。
表演“二鬼摔跤”难度很大,演员要背驮二三十斤重的道具,表演要求形神皆备,有一定的套路和技巧,犹如真人摔跤。一场演出下来,虽然只有十多分钟,但表演者会大汗淋漓,衣服都湿透了。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每逢过年,很多人都感慨年味淡了。但传统民俗表演一出现,年味立即就浓了。”对于“二鬼摔跤”的未来,谷广军信心满满。在他看来,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承载着浓浓乡情的民俗文化必将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必需品,继而大放光彩。同时,传统民俗表演也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让大家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漯河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尹晓玉
【 元宵节$漯河故事 |“二鬼摔跤”一人饰两角,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