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名家丨格非?:什么是文学的真知

什么是文学的真知
文丨格非
读者和作者在作品中彼此寻找 , 并由此建立起某种美学上的认同 , 这是小说最迷人的地方
我不太愿意解释自己的作品 , 不太愿意给读者太多的诱导 。 一部作品交到读者手里时 , 应该有着百分之百的新鲜和神秘 , 需要读者来介入 , 来寻找 。 写作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玩的躲猫猫 , 作者躲起来 , 设置重重机关 , 然后等待最终被读者找到 。 而阅读 , 反过来 , 就是读者寻找作者的过程 。 读者和作者在作品中彼此寻找 , 并由此建立起某种美学上的认同 , 这是小说最迷人的地方 。
为什么阅读永远那么重要?直到今天 , 我仍然能从文学作品里感到无穷的奥秘 , 因为我会把自己设想为作品中的人物 , 并因此感到自己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故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 比如我们阅读《水浒传》的时候 , 一刹那之间我们会认为自己就是梁山好汉里的一员 , 亲历了一百单八将上梁山;阅读《三国演义》时也是如此 。 我们会在一刹那中出现某种幻觉 , 觉得小说里虚构的那个人物确有其人 , 我们能闻到他们身上的气味 , 感受他们的习性 , 体会他们的情感 , 并因此开怀大笑或者痛哭流涕 。 这是小说带给我们的最神圣的那一刻 。
而在这个过程里 , 真正靠得住的是你所面对的这个作品 , 作家的话只能做有限的参考 。 不要太相信作家的话 , 一方面因为作家有时候会故意说谎来诱导你 , 另一方面则涉及到阅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 就是作家意图和文本意图的分离 。
任何一个作家在写作时都有意图:要编织什么样的故事 , 塑造什么样的人物 , 传达什么样的思考 , 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手段来让作品得以完成 , 等等 , 我们把这称为作家的意图 。 而当作品到了读者手里 , 它会出现另外一个意图 , 叙事学把它称为文本意图 。 文本意图是由文本本身带出来的 , 和作家意图完全不同 。
由此引发出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作家设想的东西跟实际的作品呈现出来的东西会不一样?
差异性的产生有两个原因:
首先 , 任何作家都是有缺点的人 , 有局限性的人 , 这些缺点和局限会影响他的立场 。 当他开始写作时 , 他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有经验的作者” 。 这里的经验不是指写作经验 , 而是生活经验 。 他会把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个人气质、对社会的思考以及自己的价值观都在写作中代入到作品中来 。
但与此同时 , 作家会在写作过程中走到自己的反面 , 比如本来不喜欢一个人物 , 写着写着就喜欢上这个人物;或者本来对某种观念深恶痛绝 , 写着写着发现这种观念也有道理 。 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出现了一个模范作者” , 这个作者是超越了“经验作者”本身的——比如鲁迅 , 他在实际生活中的思想跟他在《呐喊》《彷徨》等作品里呈现出的思想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
这说明什么?说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会变得更好、更宽广、接受度更高 。 他会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检点自己的想法 , 甚至会放弃自己原先的想法 。 这是作者意图和文本意图产生分化的第一个原因 。
其次 , 写作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 , 作家能控制的部分是很有限的 。 以长篇小说的写作为例:长篇小说的开头很好写 , 可以有一万种开头的方法 , 但结束却很难 。 因为作家设置的所有人物、所有线索都已经决定了 , 这就意味着它们在后来的发展中必须遵循既定逻辑 , 从而强烈地牵制住作家 , 让作家不能随心所欲 。
但是作家往往越写到后来想法越多 , 甚至多到超出自己的某种预估 。 比如一些人物 , 会因为被赋予了性格而自说自话 , 生长出作家原先根本没有想到过的内容 , 自动地展开故事 。 也就是说 , 人物具有了自主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