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 , 李曼在历史课上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哲学 , 从那时便开始对中国产生兴趣 。 18岁那年 , 李曼来到中国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旅行 , 对中国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 李曼的本科专业还是中国文化 。 用她自己的话说 , 就是与中国“有缘分” 。
“在西方 , 几乎所有青花瓷都来自景德镇 , 克拉克瓷也是景德镇生产的 。 ”李曼告诉采访人员 , 3年读研时间里 , 李曼一有空就往各个工作室跑 , 跟着各国陶艺家学习陶瓷制作 , 了解各种艺术观念 , 后来自己也开始上手“玩泥巴” 。 “因为我发现要研究陶瓷 , 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如果自己不去体验 , 一些小细节是无法从纯粹的理论中了解的 。 ”李曼说 。
在李曼看来 , 陶瓷制品不是单纯的生活用品 , 还代表着艺术家的生活观念 , 蕴含着一个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 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和科技发展 。 “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 , 我可以透过中国陶瓷来了解中国各时期的文化特点 。 ”李曼自己非常喜欢宋代瓷器 , 她认为宋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雅与有序 。
据悉 , 景德镇依托国内独有的陶瓷高校平台 , 与美、英、法、日、韩等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和国际陶艺家协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 每年约有100名留学生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 , 他们在这里学习陶艺知识、制瓷技艺 , 进而认识中国文化、认识中国 。 这些留学生毕业后 , 或继续在本校攻读 , 或留在景德镇创业 , 还有人回到自己的国家 , 进行陶艺教学和文化传播 。
文化艺术交融更加频密
泥的明喜欢从海洋、森林中寻找灵感 , 也喜欢用一些废弃物品再创作 , 他还会把自己对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希腊瓷器的理解 , 融入到创作中 。 “我们使用的材料可能相似 , 但每个人的想法完全不同 。 全世界的艺术创意都在这里碰撞 。 ”泥的明说 。
“‘洋景漂’们被景德镇陶瓷文化所吸引 , 同时又为景德镇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艺术手法、新的制作工艺、新的产品 。 ”景德镇陶瓷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 互动创新下 , 景德镇瓷艺的新品种、新材质、新工艺、新画风层出不穷 , 形成了国画、油画与瓷画的对话 , 本土与“洋景漂”的对话 , 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的对话 。
在千年历史长河中 , 开放包容已熔铸为景德镇鲜明的城市特质 。 景德镇人与世界各地陶艺家互通有无、求同存异 , 融汇成源远流长的景德镇陶瓷文化 。 今天 , 这样的文化艺术交融变得更加频密 , 让景德镇的未来充满更多可能和无限遐想 。
目前 , 泥的明正在着手更换一个更大的工作室 , 大概半年后就可以运营 。 未来 , 他想创作更多大型陶艺品 。 “我还会继续留在景德镇 。 ”泥的明非常肯定地说 。
而今年即将毕业的李曼 , 则把毕业论文题定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从艺术哲学理论谈中国陶瓷的发展” 。 “我的研究始终与中国文化、中国陶瓷相关 , 毕业后我想继续留在中国 。 ”李曼说 。 她希望以后有机会在意大利办讲座 , 把中国陶瓷文化传播到更多地方 。
(赖睿)
【陶艺|“洋景漂”逐梦瓷都:世界陶艺家通过瓷器了解中国】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世界名校女学霸,毕业生娃做主妇,网友声讨“没出息”
- |职场上成功的人都懂得“不争,就是争”的真谛,故意不去争这三件事
- |混迹职场,区分“目标”与“手段”,才能够行稳致远
- 西蒙娜·波伏瓦|波伏瓦的“我的天才女友”故事:扎扎走了,死于精神谋杀
- 展演|以“武”会友 51部经典京剧武戏铿锵开锣
- 误解|被误解的“俄国名人”,竟都来自乌克兰?
- 传承|退伍兵成“非遗人” 传承千年吊脚楼技艺
- 两当|德州:“职教名城”建设加速推进
- 用工荒|工厂出现“用工荒”,月薪8000招不到人?90后坦言:都是套路罢了
- 陈瑜|职场探“新” |气球造型设计师陈瑜 小气球玩出大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