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 三 )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
文章图片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
爱情罗曼史的底色 , 是成长命题 。 如果把男女主人公看作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分身 , 那么《花束》其实更像一部成长电影 , 而非爱情电影 。 它讲述的就是从毕业到工作的社会化历程中 , 一个人作出的不同选择所带来的结果 。
如果说爱情对许多人来说还只是一个听过没见过的“鬼故事” , 那么成长其实是一种更加普世的经历 。 影片不胜其烦地使用具体的文艺作品和男女主角对其态度的变化 , 来标识这种社会化进程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塞尔达之旷野之息》、今村夏子的《野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曾经都是锚定他们“文艺青年”自我认同的重要证明 , 在进入社会以后 , 却转变成了被收起的switch、积灰的画笔和“电影什么时候都能看”的自我宽慰 。
对于学生或者文艺青年来说 , 这其实是再具有代表性不过的一种转向:曾经他们往往倾向于从文学/影视/游戏世界里汲取养分 , 这是一种向内的趣味 。 但毕业指引他们走向实际的生活 , 就要求他们拥有向外的定位 。 他们曾习惯从创作者的二手经验材料中汲取养分 , 而如今不再通过其他人的叙事、滤镜、视角、转译来认识所处的世界 。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
文章图片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
尽管都告别了无忧无虑的象牙塔 , 男女主人公还是各自作出了有代表性的选择 。 曾经显得甚至更坚定、更理想主义的男主人公 , 在被“三张插画1000日元”的报价击垮后果断地成为了一名企业雇员 。 相较之下 , 女主人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和趣味——影片对于她的工作的描述是更加模糊的 , 你只能猜测这大概是一份薪资不高但清闲的工作 。
影片多次描写两人在生活观和趣味上的渐行渐远 ,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书店里的场景:女主角在查看文艺类书籍 , 一回头却看见男主角在看《人生的胜算》 , 字面意义上的成功学 。
然而《花束》最温柔的一点是 , 尽管创造对比 , 甚至对立 , 但它其实没有苛责年轻人应对社会化时的任何一种反应 。 虽然女主人公的选择毫无疑问是更理想化或贴近他们初心的一种 , 她在感情中的温和、敏感和无可奈何也让她更像是那个被辜负的“无过错方” , 但影片却给了这个作出不讨喜决定的男主角更多的关注 。 循着镜头 , 你能看见他熬夜、加班、应酬、点头哈腰地被前辈教育“先努力五年 , 五年后就轻松了”——每个初来乍到的社会人都被画过同样的饼 。
影片中还有一个只活在转述里的司机 。 他和男主角同岁、来自相同的故乡、在同一家公司工作 。 在某天上班时 , 他毫无预兆地把所有货物扔进了东京湾 , 被逮捕时只说了一句话:“我不是劳动者 。 ”男主角注视着新闻报道 , 若有所思 。
“我不是劳动者” , 并不是说反对劳动者的价值、站在劳动者的对立面 。 相反 , 这可能才是来自于被压榨、被异化的劳动者的宣言 。 不想成为螺丝钉 , 是因为做螺丝钉太苦了 。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
文章图片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
因此 , 《花束》并不是劝分小组里那些标题为“我的文青男票毕业后只看成功学了怎么办”且高赞评论为“不分等着组团加入樊登读书吗”的热门帖 。 相反 , 它对于这熙熙攘攘的成年社会中的一切 , 都投以理解的、温柔的、无奈的凝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