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

一年前 , 这部电影在日本公映时 , 就曾引发观影热潮 , 连续六周蝉联日本观影人次冠军 , 并入选当年的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 。 而就目前在国内的表现来看 , 影片扛住了涌入的大众观众的口碑 , 豆瓣评分居高不下 , 徘徊在了8.7分 。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
文章图片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海报 。
这其实也丝毫不令人意外 , 因为《花束》天然的是一部没有观影门槛、题材贴近生活、表达细腻真实的电影 。 没有戏剧化的约束 , 它反而更接近每一段感情普世性的核心:两个人 , 两颗心 , 爱是怎么产生的 , 爱又是怎么消失了 。
在本文作者看来 , 爱情罗曼史的底色 , 是成长命题 。 如果把男女主人公看作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分身 , 那么《花束》其实更像一部成长电影 , 而非爱情电影 。 它讲述的就是从毕业到工作的社会化历程中 , 一个人作出的不同选择所带来的结果 。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爱情与自由:后青春期的自我
显然《花束》的第一主题就是爱情 。 一段可供所有青年男女代入的感情 。 最妙的一点是 , 人们往往认为观众渴望新鲜的故事 , 但事实上 , 他们并不介意 , 甚至渴望观看自己早已知道的东西:
青涩的遇见、一拍即合的夜晚、不合群的两颗心的互相映照 , 不是没在《最好的时光》《安妮霍尔》里见过 , 热恋期的缠绵缱绻、分分钟都妙不可言也不是没在《情人》《和莎莫的五百天》里见过 , 而最后当爱已成往事甚至负累更不是没在《婚姻故事》《爱》里见过 。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
文章图片

电影《婚姻故事》剧照 。
比这些电影里的遇见更直接的体验来自于观众自己的生活 , 经历一段恋情 , 或观看一捧花束的盛放与凋谢 。 正如电影符号学学者克里斯蒂安·麦茨认为银幕等同于镜子 , 即使《花束》里并不直接倒映出观众的面影 , 他们还是循着男女主角交替的内心独白识别了自己 。
《花束》讲的不是一个“士之耽兮 , 犹可说也 , 女之耽兮 , 不可说也”的故事 。 没有负心人 , 没有第三者 , 没有疾病天灾车祸 , 没有棒打鸳鸯的家长(他们只是短暂的出现 , 又迅速地离场 , 留下结果未定的波纹) 。 剥离了这些戏剧化和特定情景的约束 , 《花束》反而更接近每一段感情普世性的核心:两个人 , 两颗心 , 爱是怎么产生的 , 爱又是怎么消失了 。
说“真实” , 并不是说《花束》如同新现实主义电影般朴素地模糊了因果关系、展示出无差别的日常 。 相反 , 它的剧情编排 , 包括诸多前后呼应引人感慨的细节 , 都是高度戏剧化的 。 比方说男女主角的相遇 , 就是在诸多巧合之下:末班车开走的夜晚 , 无意间印证的相似的电影偏好 , 一模一样的两双鞋、两张过期的门票 。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爱情罗曼史的底色,是成长命题
文章图片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
这些巧合和主人公略带夸张的语调创作出一种称之为“命定”的氛围 , 看似失真 , 反而某种程度上接近着“爱情的本质”——无论经过多少带有合理性的铺排 , 真爱的发生都永远被认为是“偶然事件” 。
没有人会冷静理性、早有预期地“坠入爱河” 。
齐泽克有本书叫《事件》 。 事件(event)在他的定义中 , 是“一些超凡的事情发生的场景”(something extraordinary takes place) 。 坠入爱河 , 在他眼中 , 就是这样一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