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日新|微信·专稿·创作谈|罗日新:遇见更好的自己( 二 )


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听说我在写一部大书 , 鼓励我 , "你的故事非常好 , 把你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写下来 , 就是一部以小见大的长篇小说 。 "2019年10月 , 长篇小说《钢的城》(第一部)在《十月》杂志发表 。 10月17日 , 湖北省作协和《十月》杂志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举办《钢的城》(第一部)研讨会 。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 ,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白烨 ,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等20余位评论家、作家参加研讨会 。 他们肯定了我丰富的生活积累 , 肯定了这样一部书在当下的特别价值 , 也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
感谢这些老师们 , 这些意见很重要 。 我当时就想 , 完成第二部后 , 我要耐心打磨 , 将他们所提到的问题一一解决 。
我坚信 ,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
我写作时 , 经常是将要写的内容不停顿地一口气写完 , 过段时间再拿出来 , 反复看读 , 读出声来 , 一字一句地修改 , 过段时间 , 再拿出来修改 。 如此反复多次 , 直到读起来更加舒服 。 同时 , 我恶补阅读 , 虽说年轻时热爱文学 , 读了不少书 , 但真要创作了 , 还是感觉到书读得太少 。 我写小说没有窍门和捷径 , 只有不停地写、修改 , 再写、再修改 。
上部结尾我也写了五种 , 下部的结尾 , 我写了四个版本 。 有时候 , 一个情节的改动 , 伤筋动骨 , 导致几个章节要推倒重写 。 好在《钢的城》第一部发表之后 , 在黄石引起了轰动 , 特别是过去工友的肯定 , 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 从2019年到2021年 , 这三年 , 因为疫情 , 我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写作《钢的城》上 , 最长时间三十多天没出门 , 眼圈也熬成了乌黑 。 2021年中 , 我将《钢的城》第二部交给了《十月》杂志 , 将全书交给了人民文学出版社 , 很荣幸的是 , 他们都接纳了它 。
2021年8月10日 ,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举行《钢的城》改稿会 , 我对我的责编付如初女士说 , 这是我用一生的经历 , 和十三年心血熬成的一部书 , 我不想留下遗憾 , 只想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 改稿会我不需要听表扬的话 , 只想听切实有用的修改意见 。 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等十几位专家老师对《钢的城》提出了真诚的修改建议 , 我将这些修改建议一一记下来 , 反复看 , 反复琢磨领会 。 吴义勤副主席鼓励我好好改 , 说这部书改好了 , 将是一部工业题材的史诗 。 我又用了半年时间 , 足不出户修改稿子 , 直到我实在改不动了 , 才将书稿再次交给他们 。
《钢的城》写的是人物群像 , 小说中 , 先后出场的人物多达60余个 。 钢铁工人有相同的共性 , 但每个人性格不同 , 说话语气和手势动作也不相同 , 各个年龄段的炼钢工人经历不一样 , 为人处世的方法也不同 。 车间主任在炼钢厂很重要 , 承上启下 , 班长是工厂里的兵头将尾 , 他们考虑问题就比工人多一点 , 车间主任比起站在更高位置的厂长看待问题 , 还是有区别 。 在写作时 , 我尽可能让各个阶层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 , 让人物在文字中鲜活地立起来 。 比如祝大昌的口头禅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 而俞钢常说的一句话:"心动不如行动" 。 《钢的城》让我重新回到大冶钢厂 , 按照昔日记忆 , 进了西总门向右拐 , 沿着厂区马路跨过铁路走二三分钟 , 就到了烟尘滚滚 , 车辆不息 , 钢铁声激起一片喧嚣的平炉分厂 ,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情景 。 一炼钢有三座90吨马丁式平炉 , 每季度要更换保温耐火砖和冷却系统 。 每个月修一次炉 , 干部带班都是我值夜班 。 在炉前调度室 , 我和工人们一起看《冶钢报》 , 上面有父亲罗宝山写的文章 。 平炉厂房前的马路尽头 , 就是《钢的城》里的四门 , 冶钢报社坐落在那里 。 那里有着父亲的故事、钢厂兄弟姐妹们的故事 , 这些故事汇集在一起 , 凝聚成一部跌宕起伏的工业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