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切尔·西蒙斯|“雌竞”是怎么被塑造的( 五 )


学术界揭示了工作中的“雌竞”行为确实存在:2018年 , 亚利桑那大学埃勒管理学院副教授艾莉森·加布里埃尔(AllisonS.Gabriel)领导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 , 和男性相比 , 女性报告遭受来自同性同事的欺凌的可能性高了14%~21% 。 这项研究表明 , 当女性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自信 , 诸如在会议上表达意见、分配和负责任务时 , 她们更有可能报告在工作中受到其他女性的不文明对待 。 显然 , 成年女性们挑选“雌竞”目标的判断标准 , 几乎和女孩们挑选霸凌对象的逻辑完全相同 , 后者几乎就是前者的预演 。
成年女性“雌竞”的手段也没有发生改变 , “隐蔽的竞争和间接的攻击是职场女性卑鄙行为的核心 。 ”凯瑟琳·克劳利和卡蒂·埃尔斯特在她们合著的著作《职场中的卑鄙女孩:当事情变得个性化时如何保持专业》中如此总结 。 这些成年女性会变得“消极好斗” , 通过“抹黑、诽谤和孤立”悄悄地进行“幕后竞争” 。
最糟糕的局面就这样发生了 , 这往往会造就“双输” , 或者说“女性通输” 。 职场“雌竞”带给整个女性群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 它造就了一种紧张的工作氛围和不利的工作局面 。
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 , 雷蒙斯最终相信 , 从根源上解决这种伴随女性一生的群体“内耗”的办法 , 是不再让女孩们认为自己必须成为“好女孩” 。 正如她在2008年出版的第二本书的书名指出的 , “好女孩”实际上是一种“诅咒” 。 她认为 , 社会、父母和教育系统应该鼓励女孩们成为“真实的女孩” , 让她们和自己的“思想、感受和欲望的强烈内在核心保持联系” , 真正了解自己是谁、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知道自己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 从而达到“关键的平衡”:在不牺牲自己完整性的情况下 , 考虑到别人的需求 。 “真实的女孩”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 , 因为她们知道 , 错误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 而不会在“好女孩”目标压抑之下采取隐秘的手段宣泄负面情绪和攻击欲来伤害别的女孩 , 也扭曲了自己 。
雷蒙斯认为 , 鼓励女孩们找到自我 , 是她们学会成为“真实的女孩”的重中之重 , 这意味着她们要学会“内倾”这种技能:练习自我同情来取代自我批评;不再过度关注外界对自己的想法并思考过多;抵制将自己和同龄人不断比较的冲动;以及 ,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在需要时寻求支持 。
“真实的女孩”也应当有攻击性 。 她们需要学会通过冲突沟通 , 而不是在压抑中让自己的情绪慢慢升温变质 , 最后演变成残酷的隐性关系攻击 。 她们也需要学会在健康的竞争中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 同样研究女孩们隐性关系攻击领域的心理学家丽莎·达莫尔(LisaDamour) , 在她的《纠结:引导少女完成进入成人的七个过渡阶段》一书中认为 , 女孩们应该被鼓励在竞争的环境中尽力而为 , 但也要始终向她们强调良好的竞技精神和同理心的重要性 。
或许 , 流行文化中的女孩样本们应该起到更重要的范例 。 无论是西蒙斯 , 还是《贱女孩》的原著作者怀斯曼 , 都对自己所揭露的女孩们的隐性攻击 , 在进入流行文化中后被扭曲成为一种时髦的风气感到沮丧 。 “卑鄙”成为了女孩们从电影中模仿、学习并比拼的青少年潮流 , 隐性攻击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了“女性本质”的一部分并毒害了更多的女孩 。 为了对冲 , 有专家建议 , 流行文化应该更多地提供自信强大乃至凶猛 , 但乐于助人的女孩形象 。 然而除了《绿山墙的安妮》以外 , 这样的女孩形象真的屈指可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