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留在了诗句里 , 也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留在了画卷里 。 虽然时隔上百年或上千年 , 但看到这些画卷时 , 我们就好像进入了古时候的春天 。
明代画家戴进创作的《春游晚归图》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画面前景是一座掩映于树林之中的庄院 , 有一文士来到院门口 , 正在敲门 , 院里有仆人提着灯笼来开门 , 夜幕已经降临 , 点出晚归主题 , 显示出春游主人一定是因为醉心于美好的春景而造成了晚归的诗意来 。 主人身后还有人挑着行李物什 , 正要跨过小桥 。 中景是一片水域 , 田野小径上农人扛着锄头回家 , 再远处有几间农舍 , 农妇在喂食家禽 , 人物虽小却显示出画家对细节的用心描绘 。
远景是一座大山 , 山岭和最远处的天空加起来约占画面一半的篇幅 , 但是山脚为云气所萦绕 , 显得迷离缥缈 , 因而也与近景拉开了距离 。 苍茫的群山间云雾缭绕 , 有绚烂的山花盛开在其间;时隐时现的亭台楼阁 , 矗立在山顶上;山头的青松柏树苍劲傲然;桃花、杏花随处可见 , 使得群山更显色彩斑斓 。 整个画面静谧、祥和 , 间接地表现出一种太平盛世的景象 。 如果你站在这幅画前 , 就能从画面里感到浓浓的春意 。
御制里的春天:绿杨结烟垂袅风
紫禁城的养心殿悬挂有一幅纸板 , 上面书写“管城春满”四字 , 下边共有九个大字 , 共为三行 , 每行三字 , 用双钩的字体书写“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 按清朝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载:“道光初年 , 御制九九消寒图 , 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 。 字皆九笔也 。 懋勤殿双钩成幅 , 题曰管城春满 。 内值翰林诸臣 , 按日填廓 , 细注阴晴风雪 , 皆以空白成字 , 工致绝伦 。 每岁相沿 , 遂成故事 。 ”原来 , 这是宫里人在冬令入九以后特制的一种玩艺儿 , 迎春从此时 , 便悄然开始了 。
此物名曰《九九消寒图》 , 所谓图 , 只是九个大字而已 ,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 每字九划 , 共为八十一划 , 从冬至后第一天算起名谓之“入九” , 每九天算作一个九 , 九个九共八十一天 , 到那时便算“出九” , 与夏天的“三伏”遥相呼应 。 消寒办法 , 入九以后每过一天 , 便在图上涂填一划 。 时光流转 , 笔墨生香 , 等到九字八十一划全部填毕 , 八十一天悄然度过 , 春回大地 。 之所以题名《管城春满》 , “管城”者 , 笔也 , 笔到尾声 , 春色满园 。
如果说消寒图是一首迎春序曲 , 那么岁朝图就是一首首悦春的交响曲了 。 明清两代 , 岁朝清供题材极为盛行 , 图式基本是瓶供鲜花与散放的时鲜蔬果彼此搭配 , 兼工带写 , 众采备家之长 , 以疏淡简逸的笔墨表达春日趣味 。
如乾隆帝就留下了多幅春意盎然的岁朝图 , 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笔的《岁朝图·开韶》 ,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御笔的《岁朝图·韶华》 , 清乾隆二 十八年(1763)御笔的《岁朝图·春藻》 , 还有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御笔的《岁朝图·盎春》 。 开韶即开启韶华 , 迎接春天;至于春藻 , 即春日丽景之意 , 画面上青铜花瓶实为倒置的錞鼓 , 錞于原系军中乐器 , 将其倒置寓意止战 。 画里的木根如意、吉祥草为“皇祖手植” , 暗示继承其祖父康熙帝的治国精神 , 盘中的瓜果为新疆地区物产 , 表明乾隆朝的疆域辽阔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这话最初说的是春耕 。 所谓“雨水至 , 春耕始 , 万物生” , 对古代农业社会而言 , 在春天播下种子 , 也就播下了一年的希望 。 “布谷飞飞劝早耕 , 舂锄扑扑趁春睛 。 千层石树遥行路 , 一带山田放水声 。 ”这是清代诗人姚鼐的《山行》 , 他给我们描述的 , 正是一幅幅热情高涨的春耕画面 。 在明清两代 , 帝王们到了春日里也要亲力耕犁 , 以示劭农劝稼、祈求年丰之意 , 谓之亲耕 。
- 俄罗斯|春日轻盈,开启一场“文化穿越”之旅丨Weekly
- 穿衣搭配|春日少不了这4种单品穿搭:上班族这么穿,简单时尚还高级
- 春日吟|【原创】河南省|卫宏图:春日吟(三首)
- 杏花|唐诗明丽仙意大气杏花七首,春日游,杏花吹满头,兼谈杏林杏园故事
- 诗意|横屏长图丨春日踏青,花海寻梦,去追逐永州诗意的春天
- 杏花|30首春日诗词,杏花烟雨,草木生香,共赴一场春日盛宴
- 姚晓昀|姚晓昀艺术智能展,带来春日小清新
- |在滨江,等你携着爱心,共赴春日盛会
- 艺术|姚晓昀艺术智能展,带来春日小清新
- 阳光|航拍江西赣抚平原 一幅秀美春日田园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