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完了切斯瓦夫·米沃什的《站在人这边》 。 之所以用“终于”这个词 , 是因为读得颇为辛苦 。 篇幅长是一方面 , 它的拗口和深度也是一方面 。
米沃什 , 是一个经历过集中营的人 , 一个幸存者、流亡者 。 读他的文字 , 我时常会有刺痛的感觉 。 尽管他总是表现得客观而冷静 , 没有太多的激愤之词 。 我想 , 这主要源于他人生经历的复杂性 , 源于他敏锐的洞察和痛彻的反思 。
《站在人这边》是米沃什的随笔选集 ,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我这些客人” , 是他的自传性记述和对他人的传记性素描;第二部分“站在人这边” , 是他对宗教思想的辨析;第三部分“反对不能理解的诗歌” , 表达了他关于诗歌责任的见解;第四部分收录的是《笔记本》中的片段 。 这些内容丰富、主题不一的文字 , 写作时间横跨五十年 , 集中反映了他对现实、人生的理解和反思 , 贯穿其中的是对真理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 正如他曾在诗集《第二空间》中对诗歌两个重心的认识:一个是选择站在人这边 , 一个是想通过宗教来完成对人的最终的救赎 。
或许 , 这就是这册文选以“站在人这边”命名的深意所在 。
在开篇《我的意图》中 , 他写道:“我没有被赋予其他地点 , 没有被赋予其他时间 , 我以触摸书桌来保护自己 , 使自己不去感觉肉体是短暂的 。 ”他还写道:“我不能把我所读的书籍以及它们互相争持的理论和哲学驱逐出我的记忆 , 但我可以自由地怀疑 , 提出天真的问题 , 而不是加入肯定和否定的大合唱 。 ”
大合唱有着一边倒的人数优势 , 但大合唱的声音不是作为“我”这个个体的声音 。 无论合唱的声音多么恢弘、多么气势磅礴 , 无论个体在其中表现得多么卖力、多么声嘶力竭 , 都不能改变它的集体性、重复性 , 它是不容置疑的 , 而且也容不得丝毫杂音 。
换句话说 , 大合唱只允许整齐划一的“一”、只允许一个声音的“一” , 它否定“自由地怀疑”和“天真的问题” 。
出于对现实的思考、对历史的负责、对真理的追寻 , 米沃什遵从本心 , 不放弃思考和怀疑 , 坚持“以触摸书桌来保护自己” , 没有一味地去趋从、附和 。 他认为 , 他的人生是由他的经历、他所认识的人和他们的声音所组成的 。 不幸的是 , 他曾经生活过的维尔诺被炮火摧毁、征服 , 他的一些朋友也被迫害、流放 。 在一个被疯狂和死亡笼罩的时代 , 他面对的是一片无边的广阔 , 他在稿纸中寻求庇护 , 而风洗劫了他那“栖息着希望和意图的小家园” 。
在《废墟与诗歌》中 , 他写道:“在现实的组构中 , 形成一层层不同等级的需要 , 而当不幸降临在人类某个集体时 , 这些需要便会显露出来 , 不管这不幸是战争、恐怖统治还是自然灾难 。 这时 , 填饱肚子要比寻找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更重要;对一个同类展示最简单的人类善意 , 其重要性也远胜于任何心灵的精致 。 ”显然 , 作为一个诗人 , 他对某些权威话语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 可贵的是 , 他坚守着自己的孤独 , 不被时代潮流所左右 , 在揭露黑暗、表达沉痛的同时 , 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新希望 。 他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看到了这种希望 。 希望来自于“人类善意” , 更来自于诗歌 。 于是他说:“在恐怖中写的温柔的诗歌 , 本身就是对生命的礼赞;它们是肉体对其毁灭的反抗 。 ”
米沃什以文字反抗现实 , 又用文字思考现实 。 他的这种反抗 , 既有宗教的情怀 , 更有政治的意义 。 他寄希望于人性 , 或者应该说是“自然的理性” 。 他的这种理性和怀疑 , 他对人性和自然的拥抱 , 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
- 诗歌|百岁诗人与她的爱丽丝
- 爱丽丝|百岁诗人与她的爱丽丝
- 传承|七旬匠师的坚守:拓古传今留存历史“光影”
- 张立程|七旬匠师的坚守:拓古传今留存历史“光影”
- 诗歌|“诗并不能抵挡一辆坦克”,但可以反抗荒谬的现实
- 袭人|“难道做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这是袭人的正直,也是坚守底线
- |衡南岐山举行青海《金银滩文学》诗歌专号朗诵会
- 人类世|《孤独地理》:邀请自然世界共同创作的人类世影像
- 诗歌|诗歌丨胡建文:欢乐,是凝眸时一串泪水的闪光
- |从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谈诗歌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