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时代
的一束青春之光
□鄢莉
2022年开年 , 周嘉宁的中篇新作《明日派对》亮相于《十月》杂志 , 与她2020年3月发表于《钟山》的《浪的景观》互为映照 , 形成双璧 。 借此 , 恍然昨天还是那个与“新概念”作文、《鲤》杂志和“80后”作家群相联系的女作家 , 已然表现得如此沉稳大气、从容持重 , 悄悄实现了一场创作上的自我突破 。
倒退二十年左右 , 书写年轻一代的青春成长、青春疼痛的作品集中喷发 , 几乎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 , 乃至造就了一种亚文化现象 , 构成了我们对于青春文学的刻板印象 。 《浪的景观》和《明日派对》回望的是“80后”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青春岁月——这个时间段恰好适中 , 既不会因为太近而丧失距离感 , 也不会因为太远而丧失鲜活感 , 或可看作是对“80后”集体青春记忆的一次检视和梳理 。 是的 , “80后”已经开始怀旧了 , 尽管周嘉宁所书写的与曾经的青春文学从故事呈现到精神气质都如此不同 。
从故事的角度说 , 孤独、死亡、暴力和性这些青春文学中常见的元素在《浪的景观》和《明日派对》中基本缺席 。 《浪的景观》写的是两个身处逆境的青年“我”和群青 , 一个因为疫情从野鸡大学肄业 , 一个留学日本为中介所骗被迫打黑工 , 两个人都曾经“觉得自己是社会的蟑螂” , 却在偶尔接手一间服装档口后 , 意外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 在商业浪潮的拍打下追求起财富和人生经验 。 《明日派对》中的“我”半路退学 , 与同样深受电台音乐主持人张宙影响的艺术生王鹿一起 , 开始追逐音乐的梦想 。 她们考主持人 , 开音乐派对 , 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浪漫的朋友”一起过着自由奔放的“集体生活” 。 周嘉宁找到的是两个更为严肃和明亮的主题:奋斗和友情 。 小说中的“我们”如同一群年轻的堂吉诃德 , 为事业躁动、兴奋、受挫、坚持 , 也为友情愉悦、感动、“高兴到大声叹息” 。 奋斗与友情贯穿在青春的每一次脉动中 , 成为年轻生命中两块相互支撑的基石 。 这是一道具备浪潮气质的青春景观 , “你见过那些在海里冲浪的人吗 , 在明晃晃的水里长时间地等待一个完美的浪 , 等浪来的时候 , 奋力跳上板子 , 在浪尖上划出一道又长又美的白色弧线 。 ”这样的青春不只是叛逆、冲动、阴郁 , 还有创造、努力、勇于试错 , 以及对所爱之事物的无怨无悔 , 对所爱之人的情同手足 。
与弥漫着“丧文化”的某些青春文学截然相反 , 从周嘉宁的小说中能读出一种澎湃的激情、一种生命的悸动 。 在她简约、节制、灵动的叙述背后 , 呈现的是世纪之交一部分年轻人挥洒青春的方式和历程 。 那个时候理想主义尚未完全退潮 , 社会还不曾被资本和商业完全把持 , 年轻人还能够用纯真与世界对抗 , 用真性情抵御世俗的侵蚀 , 以狂欢的方式经历人生最好的季节 。 小说中的主人公这样表述对梦想的观点 , “有时候我遇见困难 , 便想象他去的地方 , 想象人生的其他可能性 。 风是怎么样的 , 草又如何翻滚成浪 。 但我现在觉得 , 我其实从没遇见过真正的困难 。 或者也有可能 , 最困难的时候确实已经过去了啊 。 ”又是这样描述友谊 , “我想令我们多数人神往的并不是演出本身 , 而是与朋友们一起度过法外之徒的时光 。 在山里 , 在海边 , 飞沙走石 , 彻夜狂欢 。 ”正像金理的评价 , “《浪的景观》向一个混乱无序中又生机勃发、边角毛茸茸还未被修剪平整的时代致敬 。 这篇小说‘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 , 免不了怀旧 , 叙写的又是青春记忆 , 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 。 ……然而也许是素来诚挚的写作天性 , 诚挚居然赋予周嘉宁一种自反性 。 于是 , 怀旧和些许伤感 , 都洇染于拔地而起的生机与天宽地阔的绵长中 。 ”
- 95后|95后辞职信也“内卷”,一言不合就要离职,老板看后“无语凝噎”
- 内卷|建造师内卷严重:招个建造师,手机都被中介、应聘人员打爆了
- 明日方舟|详解明日方舟先锋干员的四大子职业推王:就会盯着我玩命内卷
- 内卷|如此内卷下的“金三银四”,应届生要如何自救
- 大公司|这么内卷,该如何找工作
- 招聘|疫情让考研越来越内卷,复试阶段隐藏的PASS卡让结果充满各种可能!
- 创业|35岁的职场人,是选择继续职场内卷还是创业呢?
- 内卷!商家卖珠宝,为什么不明码标价?
- 消费金融|消费金融加速内卷,地推要求硕士起步…
- 筱原凉子|《盛装》陈开怡肖红雪说好的职场内卷,仅仅十集对手就成了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