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铭利|彭铭利:工笔雕琢,致广大而尽精微

彭铭利|彭铭利:工笔雕琢,致广大而尽精微
本文图片

彭铭利的画作《新学年》 。 (《中国新闻》报 发/彭铭利 供图)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中国新闻》报报道 , 如何用工笔画的纤美细腻表现骏马奔驰的潇洒肆意?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及画马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民进会员彭铭利对此颇有心得 。 从《新学年》里送藏族小主人上学的温驯马儿 , 到《八骏图》里步履生风的骏马 , 彭铭利总能精准地捕捉和呈现其神韵 。 他画马 , 也画人 , 画五彩斑斓的生活 。 他近日接受《中国新闻》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工笔画是精致的艺术 , “致广大而尽精微 , 工细心巧神韵来” , 方寸之间可显万千气象 。
彭铭利|彭铭利:工笔雕琢,致广大而尽精微
本文图片

彭铭利的画作《舞者》 。 (《中国新闻》报 发/彭铭利 供图)
画不一样的马 送藏族小主人上学的马背着滑板和电脑
在彭铭利位于北京东郊的画室里 , 一幅《新学年》悬挂于醒目位置 。 画中 , 一位藏族母亲牵着一匹白马走向画面左侧 , 坐于马上的小男孩表情怡然 , 滑板车、笔记本电脑等学习用品将马背上的驮篓塞得满满当当 。 另两匹马和一只吐着舌头欢快奔跑的小犬同场出现 。 往远延伸 , 是无垠的秋天高原和巍峨的雪山 。 这幅历时9个月创作的工笔画在2014年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一亮相 , 便斩获金奖 。
彭铭利称 , 画作胜在题材和创意 。 《新学年》避开传统做法 , 把触角伸入西藏地区民众的现代生活 , 直接从藏族母亲送女儿上学这个题材入手 , 新颖性立马显现 。 在构图上 , 大胆采用平常绘画中少用的主体画面横向排列的方式 , 在细节上用马尾、驮篓、母亲的立姿等竖向等方式给予画面一种相对的平衡感 。 “这幅画较好地呈现了我钟意的马的题材和不想随大流创作方式 。 ”彭铭利说 。
彭铭利爱画马 , 他尤其喜欢汗血宝马 。 “它们健美活泼 , 四肢修长 , 高贵又优雅 , 生机勃勃 , 是人类的好朋友 , 更是和平的使者 。 ”
彭铭利笔下的“群马图”《八骏图》《新纪元》《雪地的舞蹈》等 , 骏马奔腾 , 步履生风 , 寓意时代的繁荣;《罗马之春》《天际之约》中安静伫立的马儿则清逸肃穆 , 蕴含着对生命的感悟 。
为了画马 , 他多次赴新疆、甘肃、西藏等地看马儿在实地活动和奔跑的场景 。
“动物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 , 能看到养育它的人在它身上投射的影子 。 通过画它 , 能表达和人类相通的情感 , 尤其是眼睛 。 ”
实际上 , 因为风沙、日晒等原因 , 很多马的眼睛常常被长长的睫毛盖住 。 但彭铭利仍喜欢细腻精微地描绘眼睛 , 尤其要凸显眼睛的“生动传神” , 原因很简单 , “要让眼睛露出来 , 它是心灵的窗户” 。
为国士而歌 抗疫期间绘钟南山、李兰娟人物画
“当然 , 我不仅仅画马 , 我也画人 , 画五彩斑斓的生活 。 ”已过甲子之年的彭铭利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 , 他做过铁匠和油漆匠、当过兵、当过教师、现在是画家……四十余年走南闯北 , 从中国到西方 , 映照出他不愿守旧、求新求变的心路历程 。
“艺术创作要有实实在在的生活积累 。 灵感可能就在一刹那间闪现 。 ”2009年 , 彭铭利在西部采风时 , 特意去地震后的汶川等地走了一圈 , 感受了震后当地人积极生活的状态和重振家园的景象 。 “画出生命的灵动和希望 , 传递积极正向的能量很重要 。 那么多人在努力活着 , 自己也会受到感染 , 把生命的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