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青海现象”可复制吗?它给我们哪些启示与思考?

青海|“青海现象”可复制吗?它给我们哪些启示与思考?
文章图片
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签约摄影师同海元作品《狼行》获2020年亚洲最佳自然摄影大赛野生动物组的冠军 。
摄影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记录 。随后,摄影因为承载了人类丰富的思想、感情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人类思想和情感的复杂性,促使摄影艺术产生了多种门类,生态摄影便是其一 。
近年来,位于中国青海,特别是创作阵地围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青海片区的鲍永清、李善元等摄影师们频繁摘得国际、国内大奖,引起生态摄影圈的广泛关注和探讨,甚至有人将其总结为“青海现象” 。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这里被认为是“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是世界上大型兽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生态摄影的天堂,无数生态摄影师迷恋这片土地,相关摄影作品浩如烟海 。土生土长的青海摄影师,他们的优势仅仅是离得近吗?其实不然,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青海现象”背后的奥秘值得深思 。
仔细品味近年来各项生态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比如世界野生动物摄影大赛、荷赛,比如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中国摄影金像奖,等等,再仔细品味鲍永清、李善元等青海摄影师的作品,你会蓦然发现,中国的生态摄影其实已经不再局限于那个仅仅表达野性、自然之美的时代,而是开启了一个除了表达野性和自然美之外,更加富于故事性和号召力的时代,许多获奖作品充满萌性、母性、自由、舒张,很容易唤起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
青海|“青海现象”可复制吗?它给我们哪些启示与思考?
文章图片
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签约摄影师李善元的这幅作品《足迹》 荣获德国亮点自然摄影大赛优秀奖 。
当然,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时代的开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关 。曾经,那个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占主流的时代,一切的视角都是人类的视角,从人类的视角去审视野生动物的自然美、野性美,那必然是一种带着强烈的人类优越感的俯视 。
当这些摄影师有了“人与动物是一样一样的”朴素认知后,他们的摄影作品就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一种新的境界 。他们是将动物乃至万物放在了与人类平等的位置去审视 。于是,他们开始自觉地摒弃那种惊扰式、追赶式的拍摄方法,甚至不齿于这种行为,自觉地与那些扛着高端摄影设备、高傲地藐视动物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划清界限 。他们的镜头里开始多了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动物与动物的关系、动物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多了很多鲜为人知的饱含温情的画面 。
确实令人欣慰,他们的作品里看不到外界干扰对野生动物造成的惊恐、愤怒和无助,仅仅确认一下他们作品中野生动物的眼神,我们就能解读出很多内容,这些内容里早已没有了动物对人类的恐惧、提防、反感,有的只是本该有的生命原真之美 。有了属于生态摄影带给人们的一种全新的审美愉悦感 。
青海|“青海现象”可复制吗?它给我们哪些启示与思考?
文章图片
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签约摄影师鲍永清的这幅作品《草原精灵兔狲》获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年赛优秀奖 。
鲍永清的《生死对决》中的主角表达出的那种生命的张力,给所有的人打开了一个认识自然的全新窗口,连美国摄影师都感慨:“你们那里也有这样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