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舍|《瓦舍江湖》:瓦舍是个什么舍( 三 )


瓦舍|《瓦舍江湖》:瓦舍是个什么舍
本文图片

青龙招牌 , 又称“青龙匾” , 当时店家格局大都类似 , 当街的一节柜台陈列着商店的主要商品 , 另一面柜台则是向内面对顾客营业的场所 , 柜台的里端就会竖着一块“青龙招牌” , 长方形 , 黑底金宇 , 题的是名家书写的正楷大字 。 有的说明商品的道地正宗 , 有的说明所经营商品的历史渊源 。 比如酒店最常见是“太白遗风”、“刘伶停车”、“杜康佳酿”等;米行会标榜“食为民天” , 水果店就写“南北果品”、“四时鲜果” , 还有就是表明自己的不凡逼格——“德爱堂沈家 ,祖传七代小二七珍丹 , 只此一家 , 并无二处” 。
瓦舍|《瓦舍江湖》:瓦舍是个什么舍
本文图片

“天之”、“美禄”是卖酒的 , “十千脚店”是 , 供人临时歇脚的小客店 , “饮子”是茶餐厅 , “神刻”、“看命”、“决疑”、“卜卦命馆”、“相馆”、“阳宅地理” , 不用多说 , 这是“大师”们的广告了 。 除了这些 , 图卷上还有好些有情怀的广告——“性情雅淡犹留古 , 诎酒风流直欲仙” , 没点文化你还看不懂他卖的是啥 。 这是因为明代后期后 , 很多读书人被商家所聘投身广告创意行业 。
瓦舍|《瓦舍江湖》:瓦舍是个什么舍
本文图片

明代后期南京茶楼茶馆有不少“网红店” , 《南都繁会图》上就有“茶食店”、“茶社”、“名茶发客”等招牌幌子 。 据说南京在万历以前没有茶楼茶社 , “万历癸丑年(1613年)新都人开一茶坊于钞库街 , 此从来未有之事” 。 万历四十六年 , 又有一个僧人开茶社于棚口 , 曰“五柳居” 。
瓦舍|《瓦舍江湖》:瓦舍是个什么舍
本文图片

南京的南市 , 在斗门桥东 , 旧为歌馆酒楼之地 , 还有来宾、重译、清江、石城、鹤鸣、醉仙、乐民、集贤、讴歌、鼓腹、轻烟、淡粉、梅妍、柳翠、南市等北市十六楼 , 也是南京人爱去的酒楼 。
另一幅明代无名氏所作的《上元灯彩图》 , 同样画出了秦淮河往北的内桥一带 , 上元节日欢腾游乐之景 。
瓦舍|《瓦舍江湖》:瓦舍是个什么舍
本文图片

《上元灯彩图》除了出现大量角抵、蹴鞠、杂技等街头演出画面之外 , 还展现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古董文玩市场 , 青铜鼎彝、书画古籍、锣鼓琴瑟、山石盆景、禽鸟游鱼、床榻几案、屏风橱椅等琳琅满目 , 交易者多头戴四方巾帽 , 应是文人士大夫 。
瓦舍|《瓦舍江湖》:瓦舍是个什么舍
本文图片

明清时代的南京“歌舞诸部甲天下” , 是演出繁荣的戏曲都市 , 尤以昆曲为盛 , 出现了“兴化部”“华林部”“李渔家班”“曹寅家班” 等名扬全国的专业昆班 , 秦淮河两岸繁盛的舞台见证了它们的传奇诞生 。 民国时相声兴起一时 , 南京夫子庙作为与北京天桥和天津劝业场齐名的相声三大发祥地之一 , 吸引了很多相声大师 , 大师张永熙、马三立、刘宝瑞 , 快书表演艺术家高元钧、京韵大鼓大师骆玉笙(艺名:小彩舞)等都在这演出过 , 他们或在小剧场表演 , 或直接撂地演出 ,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 新中国成立以后 , 南派相声就此诞生于南京 , 著名的“相声刘、关、张”说的便是刘宝瑞、关立明和张永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