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部备受好评的处女作,究竟妙在哪?( 二 )


只不过相较任性冲动、喜欢针锋相对的青春期女儿 , 父亲的逃避方式就只能是以拒听的姿态默默燃起一根烟 , 化解心中的悲苦 。
集中体现「自由-责任悖论」的来自方仪帮妈妈搓澡时的对话戏:
当莉莉说“一家人就该在一起 ”时 , 方仪发出了她的灵魂拷问:“那你当初干嘛带我们去美国?” 。
方仪的意思是:当初要去美国的是你 , 如今回来的也是你 , 自由都让你占了 , 我的自由在哪啊?
可莉莉是怎么回答的呢 , 她说:“对啊 , 早知道就不会带你们去了 。 ”莉莉此刻想的是:要不是去了美国 , 大概率也不会患上癌症 。
紧接着她又说了句自怜自艾的话:“讲这些还有什么用 , 反正妈妈可能也活不久 。 ”
当方仪听到母亲这一回答时顿生不悦 , 起身走开——
在此我们不能一味指责女儿年幼不懂事 。 因为莉莉虽然罹患绝症 , 但她在人生的把握上却是自由的 , 无论是去美国、回台湾还是买家具、换房子的一系列未来规划 , 她都是主动出击的一方 , 除了“被动”面对死亡这点 。
可方仪却一直在为母亲的自由买单:
小小年纪就被带离家乡、等对异国他乡产生眷恋时又被贸然带回台湾、她被剪头发、被送入女校、被体罚......她的人生是“被动进行时” , 她一直被迫接受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 。
母亲的自由 , 其实是以损害亲人的自由为代价的 。 她无形中剥夺了女儿选择的自由、父亲渴望一家团圆的自由 。
而小妹方安之所以在对待母亲的态度上显得拥有超龄的成熟 , 反而是因为她的年纪尚处在完全的依赖阶段 , 谈不上什么自我意识的觉醒 。
小孩的特点在于还分不清自我跟他人的实质区别 , 因此更能与人「共情」 。
“马”是自由的象征 , 它指涉的不是美国梦的具体含义 , 而是更抽象的人生自由——
这从父亲“我才不要吃什么汉堡当美国人”的不屑可以窥见 。
当方仪的同学问她骑马是什么感觉的时候 , 方仪说“就好像世界停了一下 , 什么都不重要 ”——这是对无忧无虑的自由的向往 , 她想摆脱步履不停被人牵着走的感觉 。
理解了马的重要含义 , 也就明白了片尾方仪的转变为何如此之大 。
有些人讶异于女儿的一夜长大 , 认为这是铺垫不足、收尾仓促 。 其实不是的:
与「splash」的对视 , 让方仪隐约意识到了一点——
这匹马不愿被套上马箍、不愿被束缚 , 而人的自由驰骋恰恰要以它的不自由为前提 。 这是方仪此前从未想到的 。 一个人自由的代价 , 必有另一个人来付 。
将心比心的她终于记起:自己的梦想是下辈子当马 , 而妈妈的愿望却是不再当妈妈(莉莉说“下辈子想当男生”) 。
人马对视、心心相印堪称神来之笔
所以从马场归来的方仪再次看到母亲无助哭泣时会面露不忍:
原来我固然是不自由的、可你的自由也已不复存在 。 只谈自由 , 一家人便无法成为一家人;母亲转嫁她的责任是身不由己 , 可我明明有履责的能力 , 为何不愿承担而一味逃避?
再者 , 方仪的「恨母」也不是一种人设或性格 , 而是青春期的逆反与混乱捏造的自以为是的谎言——
不论是“深思熟虑”的演讲稿还是口不择言的气话 , 我们都不能当作一种成年人的成熟认知去理解 。
方仪的内心深处是爱母亲的 , 不然她不会在第一天上学的时候追问爸爸“妈妈不会有事吧 ” , 也不会在面对妹妹“你知道妈妈爱你吧 ”的询问时陷入沉默 。
无论母亲还是女儿 , 都是心口不一、内心分裂的 。 如何展现人物迷惘纠结的复杂情绪?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匠心独运的镜头语言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