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部备受好评的处女作,究竟妙在哪?( 三 )


02 影片的镜头与剪辑
除了最佳新导演和最佳新演员外 , 《美国女孩》最意想不到的斩获当属最佳摄影 。
须知它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堪称大师的钟孟宏 , 还有《浊水漂流》的梁铭佳——后者也是位资深摄影 , 曾拍摄过《念念》、《叔叔》等多部知名影片 。
《浊水漂流》的街景处理是欧洲文艺片风格
表面上看 , 《美国女孩》的镜头技法平平无奇:
多以室内中景固定镜头为主 , 辅以少量移动长镜头的使用 。 这是影片刻意要与主人公一家保持距离、力求真实记录而非夸大煽情所致 。 但当我们读懂蕴藏在画面中的丰富信息、留意到省略跟留白的妙处 , 就能感受到影片制作上的大巧若拙 。
譬如老师想邀请方仪的母亲来听演讲时 , 方仪说“我觉得这样不好吧 ” , 显现出她此刻的犹豫挣扎 , 我们发现:影片利用镜面帮方仪打造了个「分身」——
在不知道母亲会来的第一次谈话中 , 这一「分身」并未出现 。
同样用镜子展现内心矛盾的还有以下这个场景:
宗辉提出想返回大陆赚钱时 , 莉莉正坐在梳妆台前独自承受化疗的痛苦 。 这时的取景很妙 , 二人虽在交流 , 可莉莉却背对着宗辉、远处的宗辉面容虚化 , 反而是镜子里莉莉的神情一清二楚——
这让双向的沟通沦为一个人的自说自话 , 表现
两人虽同处一室 , 却无法交流 。
此外 , 那些看似无关紧要、只为展现日常生活的闲笔也大有深意:比如方安被邻居吸引、帮他喂鸟的情节 。 鸟跟马一样 , 本应享受自由 , 不该被关进笼子 。 可幼小的雏鸟在大自然中无法生存 , 只能靠人喂养——
此刻的方安 , 就是那只小鸟 。 自由 , 总得能自食其力才行 。
第三方的旁观镜头 , 看似是很简易的方法 , 但这里涉及到些细微差别 , 究竟有没有想法 , 一目了然:
当方仪与思婷还是朋友时 , 二人的交流以同框中近景居多 。 但当思婷的母亲对此感到不满、两人因成绩的不同而日渐生疏后 ,
虽然依旧同框 , 距离却越来越远 。
类似的设计简单吗?简单 。 可太多电影就连如此契合人物心境的简单设计都做不到 。 他们貌似只认一点:越是声嘶力竭、声泪俱下的感情戏 , 摄影机就必须离脸越近 。
方仪与思婷的友谊渐行渐远
再说说影片的剪辑 , 留白跟省略是必然的选择 。 因为过于繁冗的交代只会让混沌生活的细节显得更加凌乱与琐碎 。 我们具体看看影片是怎么处理的:
注意父亲在机场接家人的镜头:
我们看到他先是躲在车里抽烟、远远看到女儿后吹起口哨打招呼 。 早在父亲刚一出场 , 这个人依靠抽烟缓解压力的习惯和吹口哨的爱好就交代得清清楚楚 。
而后便是汽车已然在行进中 , 我们看到家人见面、母女上车的画面了吗?——
没有 , 因为根本不需要 。
方仪在车上的第一个问题是:美国那边现在几点?——
这说明了哪才是她心心念念的“故乡” 。 稍后的几句台词 , 方仪先后提到了美国朋友杰西和马术营 , 这在之后的情节均有呼应 。
可以说影片在伏笔的运用上相当成功 。
至于全片最高潮的那场三人吵架戏 , 是一个精准的长镜头调度 , 为的是给观众带来最猛烈的情感冲击 。
可在这之后的剪辑节奏却非常快:
伤心的方仪夺门而出 , 紧接着她搭乘公交车前往马场 , 注意此时座位上方「紧急出口」四个醒目的大字——
对刚挨了父亲一巴掌、感到整个家庭行将分崩离析的方仪来说 , 她确实需要一个情绪上的「紧急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