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部备受好评的处女作,究竟妙在哪?

华人导演阮凤仪的长片处女作《美国女孩》于本月初上线网飞 , 本片一度被视为钟孟宏《瀑布》的最大对手 。
但在最终的大奖评选中 , 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的桂冠均惜败于后者 。 个中原因并不复杂 。
一是两部影片实在太像:它们都聚焦于疫情之下的母女关系 , 映照出台湾眼下普遍的社会心态 , 基本属于同一题材、不同表述;
二是就故事的戏剧性和文本的精巧度而言 , 《瀑布》也优于《美国女孩》 。
这从豆瓣评分上也能看出端倪:《瀑布》是水涨船高 , 从匪夷所思的不及格一路升到7.6;《美国女孩》却是高开低走 , 从开片的8.2直降到7.6 。
原因何在呢?
《瀑布》的冷遇首先源自《阳光普照》珠玉在前的印象落差 , 其次在乍看之下 , 影片“巨型蓝口罩”的高概念和疫情下的众生与主角命运的联动容易被人忽视——很多人只把它当作描绘亲子关系的家庭片看待 。
反观《美国女孩》 , 就真的只是一部家庭片 。 SARS只是背景而绝非主题 。
《美国女孩》改编自
阮凤仪随家人从美国移居台湾的亲身经历 , 这属于她自己的
「童年往事」 , 是一封缅怀过去和亲人的私人日志 。 对于成长于90年代或有相似移民经历的人来说极易共情 。
所以影片的总体评价取决于人是否会被它传递的私密情感打动 。 它的主题是模糊且吊诡的生活日常 , 而非借疫情展开的宏大叙事——
那些隐匿在混杂与暧昧下的秘密、时光凝固的遗憾、无处安放的焦灼和内心何去何从的撕扯才是阮凤仪想着力呈现的 。
也就是说 , 《美国女孩》众多的社会表达:文化差异带来的身份认同、潜滋暗长的校园歧视、千禧年后经济下行的生存压力......这些决定生活的外部原因都不重要 , 重要的是其造成的主观结果:
一家四口层层郁积又互不通融的各自情绪 。
能细腻真实地展现四个迥然不同之人的内心世界绝非易事 , 这不比故意营造冲突、刻意斧凿情节的常规做法更加简单 。 恰是阮凤仪对隐蔽的生活流呈现得太好 , 由此可能会招致的不满是:
所谓「生活日常」 , 就是这般剪不断、理还乱 , 喋喋不休又无的放矢的样子 。 既如此的话 , 那我为什么不继续过好自己的日子 , 而要花100分钟的时间与陌生人一家共情呢?
倘有人嫌这样的表达索然无味 , 不满于这种介于疏离与捆绑间的小家庭格局也没关系 。
但我想提醒大伙注意一点:通过
「马」这一全片最重要的意象 , 阮凤仪还是在不断变幻的生活表象下提炼出了些许哲理 , 她试图阐述家庭之所以存在的先决条件 , 那就是自由与责任的相互依存及转换 。
正像片中女老师的那句台词:“爱与恨是一体两面 ” 。 这话当然不错 , 但具体到亲密关系中 , 究竟为什么会「一体两面」?值得进一步讨论 。
01 自由与责任的悖论
什么是自由?
按照萨特的讲法 , 自由即选择、选择即责任——自由本质上是主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能力 。
可当死亡降临时 , 自由与责任的悖论就会出现:
对母亲莉莉而言 , 死亡不是她选的 , 而人也无法在死后继续履责 , 因此她势必将自己的责任转嫁给家人去承担——
无论是希望孩子离开自己后能健康成长还是老公能将方仪送返美国 。 面对这种强加的责任 , 再亲密的人也会出现逃避心理 。
这正是每当莉莉谈及死亡和交代身后事时 , 父女俩人都显得十分抗拒的原因 , 不止因为儒家文化圈讳言死亡 , 更因为死亡的结果同样不是他们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