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参与翡翠“四大国宝”制作,与玉结缘竟是源于《北京日报》

今年2月 ,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开馆展中 , 四件翡翠工艺品作为镇馆之宝亮相 , 包括山子《岱岳奇观》、花薰《含香聚瑞》、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和插屏《四海腾欢》 。 四件艺术珍品时隔多年重现展览 , 引来广泛关注 。
开馆当天 , 59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崔奇铭也来到现场 , 细细端详展柜中的国宝 。 三十多年前 , 他曾参与《四海腾欢》的制作 , 雕琢云中祥龙 。 近日 , 采访人员专访崔奇铭 , 请他讲述那段难忘的经历与琢玉人生 。
|他曾参与翡翠“四大国宝”制作,与玉结缘竟是源于《北京日报》
本文图片

一份《北京日报》
让他与玉石结下不解之缘
“我走上和玉石打交道的路 , 其实是因为一张报纸 。 ”崔奇铭说 , 爷爷喜欢读书看报 , 家里订了一份《北京日报》 。 1979年 , 崔奇铭初中毕业 , “我清楚地记得 , 《北京日报》第三版登了一条广告 , 上面写着‘北京市玉器厂、北京珐琅厂、北京绢花厂、北京花丝镶嵌厂技校联合招生简章通告’ 。 ”因为喜欢绘画 , 他报考了北京市玉器厂技工学校 。
当时的考试吸引了1000多人报名 , 竞争很激烈 , 初试过后只有400多人取得复试资格 。 复试又考了绘画、创作等科目 , 最后只录取了49人 。 崔奇铭如愿被录取 , 进厂后不久 , 他就被蔚长海师傅挑中 , 调入了北京市玉器厂平素车间的创新组 。
1980年6月5日 , 《北京晚报》刊登了一则不寻常的“寻玉启事”——《宝玉何在》 。 玉雕艺人王树森解放初期曾见过翡翠原石“卅二万种” , 一直牵挂其下落 。 报道刊发后很快传来消息 , 瑰宝得到了国家妥善保存 , 王树森喜极而泣 , 希望在有生之年施展才艺 , 造就惊世翠宝 。
随后 , 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北京市玉器厂也逐级呈报 , 申请将翡翠原石制成大型工艺美术珍品 。 当时的轻工业部对北京玉器厂下达了创作任务 , 因该任务拟定于1986年完成 , 故有“86工程”之称 。 初入行不久的崔奇铭 , 即将参与人生中最重大一次创作 。
|他曾参与翡翠“四大国宝”制作,与玉结缘竟是源于《北京日报》
本文图片

北京市玉器厂技工学校师生毕业合影 , 后排左四为崔奇铭
毕生难忘经历
老中青三代匠人雕琢国宝
“86工程”由董文钟、王树森、高祥、王仲元、蔚长海、郭石林、张志平等大师主持 , 组织了四十余位优秀技艺人员进行设计、制作工作 , 崔奇铭跟随师傅郭石林 , 主要负责《四海腾欢》插屏的制作和资料整理工作 。 能够入选这一工程殊为不易 。 “当时玉器厂的崔万卷厂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选的是老中青三代精华 。 ’”崔奇铭说道 。
翡翠原石国宝分为四块原料 , 共重803.6公斤 , 均为稀世难得之材 。 创作者们多次到故宫博物院、泰山、大同、西安等地的文化古迹广泛收集资料 , 精心设计国宝造型 。 四块原料中 , 四号料是最轻的一块 , 大家提出了“红楼梦”“群仙祝寿”“五岳”等多种方案 , 最终确定题材为“云龙九现” , 以绿色料雕琢出九条龙 , 以白色、青色等料雕琢出云、水、气 , 通过九龙穿云的画面象征中华民族的崛起 。
|他曾参与翡翠“四大国宝”制作,与玉结缘竟是源于《北京日报》
本文图片

资料图:崔奇铭(左一)跟随师傅郭石林(右二) , 与同事们共同制作国宝《四海腾欢》
“这块翡翠原料最薄处只有不到8厘米厚 , 要将其整料切成四片 , 在工艺上要求极为严格 , ”崔奇铭说 , 四片翡翠原料必须厚薄均匀 , 平整规矩 。 工程人员们为此创制了大型轨道切割机 。 切片后 , 又将翡翠接片处以手工磨边 , 保证其拼合后严丝合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