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耀|余德耀:与艺术相伴的每一天都不白过( 二 )


严培明哈哈一笑:余先生 , 十年寒窗苦 , 你现在才第三年 , 还有七年的学费 , 总是要交的 。
这句话并没有让余德耀焦虑 , 反倒令他释然了 , 既然是必经的历程 , 那么 , 来吧!他有意识地补充相应的艺术知识 , 也交了许多诚挚的艺术圈通人 , 向那些学问人品都出色的学者和策展人请教 , 浓厚的兴趣加上学习能力让他没有走太久的弯路 , 待到第四年、第五年 , 他明显上了正轨 , 收藏的眼光和藏品的品质都有了质的飞跃 。
余德耀对装置艺术着迷 , 不光是因为体量和与之匹配的雄心 , 他觉得强烈而直观的艺术形式 , 已经超出了美学的范畴 , 可以承载政治、哲学、心理、社会、人类学等复杂层面的意义 , 观点更加丰富和多元 , “装置艺术可以说是三维艺术 , 也可以是四维艺术 , 甚至五维艺术 , 包含着时间线索 。 当然很多装置艺术是很难收的 , 并不是每一个藏家都愿意收这个 。 ”
余德耀|余德耀:与艺术相伴的每一天都不白过
本文图片

▲由原龙华机场大机库改建的余德耀美术馆
九千平米的余德耀美术馆可用于展陈的空间约六千平米 , 而余德耀目前的全部收藏如果陈列的话 , 最保守估计也需要两万平米 。 现有的美术馆没有办法呈现这些作品的全貌 , 因为一旦铺开 , 就不能做其他展览了 。 这也是他现在仍在寻找藏品永久陈列馆的原因 。
2008年的金融危机反而成了余德耀在收藏上的丰收年 。 那一年 , 美国大宗商品都在暴跌 , 玉米、大豆粉最严重的时候价格跌掉一半 , 而这些恰恰是余德耀食品行业的原料成本 , 他反而成为在经济危机中获益的人 。 “大家都在困难当中 , 反而我的收益非常好 , 那时候艺术市场很乱 , 到处都在抛售 , 特别是国外的基金会 , 很多好东西流出来 , 而且便宜 , 我用很合理的价格就接手了 。 ”包括尤伦斯流出来的作品 , 他也在随后的几年里从拍卖会上接手了不少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涉足收藏的最初两年 , 余德耀“很疯狂地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 当时正好有个朋友在建shopping mall , 他就买下了整个顶层 , 12米挑高的大空间 , 1200平方 , 壮观又漂亮 。 他就想做个私人club , 把那些气派的大装置放在这里 , 然后可以在高雅的艺术气氛里请客待友 , 吃吃饭喝喝酒 。 然而 , 在装修的过程中 , 他的想法渐渐变了 , “你做一个私人的东西 , 一千多平米 , 空空荡荡的没有人来看 。 我就想到中国的一句老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 ”
虽然申请了美术馆的牌照 , 也免费供人参观 , 但是在印度尼西亚 , 当代艺术的氛围并不太好 , 观者寥寥 。 “我们开了五六年 , 办了很多很好的展览 , ”他特意留心每天的人流量 , “开幕当天一般有几百个人来 , 开幕过后 , 每天就三十个人、五十个人 。 ”
他很痛心 , 甚至有一种明珠暗投的感觉 , 觉得浪费了这么好的艺术 , 于是他决心把美术馆带到中国 , 带回它们的故乡 。
美术馆选址一直在进行 , 先是在北京宋庄 , 后来移到上海嘉定 。 中国变化太快 , 要找一处规则明晰、能安心做事情的地方并不容易 , 烦恼的时候 , 他曾在微博哀叹:爱国无门 。
时任徐汇区区委书记孙继伟 , 也是之前带余德耀去嘉定的引路人 , 看到了那条微博 , 因为当时徐汇正有打造西岸文化艺术区块的想法 , 就领着余德耀看了几处地方 。 “第一个地方是龙华庙隔壁的一块地 , 我看了觉得靠近庙做当代艺术有点怪怪的 。 另外一块地 , 就是飞机库 , 我看到这个就不走了 , 就爱上它了 , 一见钟情 , 第三个地方我也不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