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重述《红衣少女》——陆小雅的1980年代(上)

同志|重述《红衣少女》——陆小雅的1980年代(上)
文章图片

杨远婴 王小鲁
最近几年尤其是去年 , 电影学术界有重新发掘第四代导演的呼声 。 重新发现第四代的意义何在?他们的历史和艺术成就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有定论 , 因为文革等时代遭际 , 他们是被耽误的一代 , 当他们于80年代初刚刚展露头角之时 , 第五代如陈凯歌、田壮壮旋即出场 , 掠走了他们的话语权 , 因此在他们的自述中曾充满了悲情 。 今天让我们重新回顾他们的历史 , 探索其作品中与今日世道人心沟通的通道 。
陆小雅导演是第四代导演的翘楚 , 去年电影资料馆也为她做了一个系统性的回顾展 。 她最有名的作品是《红衣少女》(1985) , 当年曾获金鸡奖最佳影片 。 第五届金鸡奖高手如林 , 这部有点散文化的以中学生为题材的影片 , 面对很多重大题材比如《高山下的花环》、《人生》 , 却力排众议斩获首奖 , 之后还获得观众投票出来的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 可见它当时深得时代精神和时代人心 。
一个因为女生穿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而对其加以诋毁的群体 , 一个力图在充满虚假价值观的集体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的小姑娘……《红衣少女》在今天仍然富有生命力 。
陆小雅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的退休导演 。 我们与陆导演有两次正式访谈 , 都是借她出差的机会 。 一次是去年5月24日在北京亮马桥 , 一次是去年12月23日在导演家协会 。 我们将两次对话加以整合 , 通过与她的对话 , 我们可以看到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景色 , 是如何一点点展开的 。
|访谈|
陆=陆小雅
杨=杨远婴
王=王小鲁
陆:你们可以随便问我 , 我没有隐私 。 你们希望了解什么 , 我都可以回答 。
王:我可能最感兴趣的是《红衣少女》和《热恋》 。
杨:我记得夏衍很欣赏你 , 对《红衣少女》特别支持 。
陆:就从夏衍这里说起吧 , 最近我看了《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后 , 我把他们也叫做“觉醒者” , 这是我最近喜欢用的词 。 我当年遇到一批新的觉醒者 , 夏衍、巴金 , 还包括石方禹、陈荒煤 , 我们是在他们之下工作的 。 那时候没有审查小组 , 他们都是亲自看你的电影 。
当时石方禹局长在审《红衣少女》和另外一部电影 , 把那部电影批了个够呛 , 然后说:“行了 , 我现在谈谈《红衣少女》 , 我看这部挺不错 。 ”那时候他们也不怕得罪人 。 夏衍看了《红衣少女》 , 在很多会上都表示喜欢 。 一次一位领导同志看了《红衣少女》 , 他在中国影协的大会上讲话说:“金鸡奖为什么挑选了《红衣少女》 , 这我没看过 , 为什么不是《高山下的花环》呢?”
那时候我和王心刚、黄蜀芹都在主席团 , 坐在主席台上 。 会后 , 一些老同志都安慰我 , 没事 , 小雅 。 所以 , 我一直感激这些老同志老领导 。 我当时想 , 如果我再年轻十岁二十岁 , 听了那位领导讲话 , 我当时可能就站起来走了 。 但那时候我毕竟40岁了 , 听完之后 , 我什么也没说 。 散会后 , 夏公就追着他说 , XXX同志 , 我不同意你的意见 。 我认为《红衣少女》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
后来在很多场合 , 有人问夏公 , 你们为什么选择《红衣少女》 , 夏公就说 , 这个电影你们去看 , 看完了小说再看电影 , 陆小雅同志做了多少工作 。 后来有两次他请我到他家 , 都是电影局的艺术处长李文斌(编有《夏衍访谈录》)带着我去的 。 他说 , 你要去拜访夏衍同志 。 我说我也不认识 , 也不知道他家在哪里 。 他就带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