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长江口二号”古沉船载有大量瓷器 。(来源: 上海市文物局)
本文图片
“沉箱静压套取”技术2007年12月22日上午11时 , 广东阳江海域 , 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后的“南海I号”终于出水 。此次采用的整体打捞方案是:将沉船船体和船载文物及其周围泥沙 , 按照原状固定在特殊的钢制沉箱内 , 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 , 然后迁移到展馆中进行科学发掘 。(来源: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网站)
本文图片
“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打捞”技术2022年1月26日 , 上海打捞局进行“长江口二号”整体迁移项目等比例试验 。实施打捞时 , 作业人员将以顶进发射机架驱动22根巨型“弧形梁” , 在“长江口二号”船底部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沉箱 , 沉箱长达51米、宽19米、高9米 , 可以把“长江口二号”及其附着的厚厚泥沙与海水包裹起来 , 加上打捞设备的自身重量 , 沉箱总重量近1万吨 。(来源: 上海市文物局)
本文图片
“长江口二号”试打捞阶段打捞出的这根船体木料 , 数年来一直受到考古研究人员的持续监测 。(来源:上观新闻网)
“长江口二号”和“长江口一号”
“长江口二号”古沉船于2015年被发现 。 它位于上海崇明横沙岛东北部横沙浅滩水下 。 这艘沉船长约38.5米、中部最宽约7.8米 , 已探明有31个舱室 。
考古调查显示:“长江口二号”为木质帆船 , 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 , 船型疑似为明清时期的平底沙船 。
沉船所在水域水深8至10米 。 截至目前 , 船体横向左倾约27°并覆埋有5.5米的淤泥 。 深厚的淤泥有助于保护沉船少受自然和人为的侵蚀破坏 , 但在重力和海流的长期影响下 , 许多沉船难逃解体的厄运 。 值得庆幸的是 , “长江口二号”上部的尖艏、揽桩、主桅杆、左右舷、上甲板等结构完整 。
通过对前后4个舱室的小范围清理 , 发现各个舱内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 。 已经出水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种类多、数量大 。 另外 , 在船体及周围还出土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硬木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金属钻头、钻杆以及黑色矿物等大量文物 。 特别是在船中部分出水瓷器底书“同治年制”款 , 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
经过6年多来水下考古调查勘探 , 考古工作者认为“长江口二号”很像一艘平底沙船 。 这种船在明清时期的上海当地水上运输中被广为使用 。
此次进行打捞的是“长江口二号” , “长江口一号”又在哪里?
自2011年起 , 上海市文物局启动了水下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 在2015年 , 水下考古工作者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发现了一艘保存较为完整的铁质沉船 , 其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一号” 。 经过水下考古探究 , 确认该沉船为民国时期的铁质军舰 。 随后 , 考古人员扩大扫测和探摸范围 , 又在该铁质军舰北部发现另一艘体量较大、保存完整的沉船 , 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 , 也就是有望被整体打捞出水的这艘木质古船 。
每周都有一名科研人员来崇明看“木头”
在上海市崇明区博物馆的碑廊上 , 现在还摆放着一座水槽 , 里面是一根风干的木头 , 上面还可以辨识出贝类附着的痕迹 。 这是“长江口二号”试打捞阶段打捞出的一根船体木料 。 自2016年12月22日 , 它就被“寄存”在这里 。 进入2022年3月 , 这件最早出水的大型船体文物 , 又引来人们关注的目光 。
- |“国宝”盛行的古玩市场,笑话百出,这些假古董你能看出几个?
- 青岛农业大学|同心战“疫”,我们一定赢!
- |职业速成线上培训“速成班”,到底靠不靠谱?
- 大学生|大学生“光环”没啦?现如今沦为“廉价”大学生,原因竟是这样
- 系列|“打开音乐之门”系列升级回归
- 迎春|为“宁”读诗!
- 豆瓣|豆瓣评分8.6,圆明园应是让国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万园之园”
- 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崔奇铭玉雕作品特展”在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开幕
- 春分|今日春分,《“中国好时节”春分篇》把节气过成节
- 跳槽|面试时被问到“你为什么离职”时,实际上面试者是在问什么?